近幾年,台灣關於優質人才延攬,向來有一種「金錢至上」的論調。中研院高階主管,月前聯名發表文章,認為高級人力需要有對等的薪酬,否則難以留住人才;主流媒體則大幅報導新加坡、中國、香港的「留人」策略,甚至以本地人才因高薪挖角而流失的實例,來佐證這個觀點。
這其實是個誤解。尤其是對歷史的遺忘。
台灣近30年的科技產業史,至少是「人才向錢看」的反例。台灣原本沒有發展半導體、電腦的基礎,1970年代,大部分的科技人才,在國內是集中在外商電子公司,學界人才則幾乎滯留國外。台灣在此兩個領域無中生有,歷來的通論都只說是政策奏效,而不談產業的文化基礎,也就是從人的心理去解答「何以人才在當年要流向這兩個未知、前途未卜的領域」。
1970到1980年代,曾經是個充滿理想性的年代。在台日斷交、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的惡劣氣氛下,有一批人抱著科技救國、與西方人一較長短的態度,投入這個未知領域。有些留美學人認為半導體技術、積體電路是未來的世界主流,台灣不應在此潮流中缺席,所以寧願放棄在美國學界、業界的優渥待遇,回到台灣。也有本地的大學畢業生,對於「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人生藍圖感到厭煩,寧願放棄當時被視為「人生勝利組」的外商電子公司行銷職位,而從本土的電子工廠基層做起。
台灣的科技產業,就是在這種狀態下開始發展的。今日看來是陳腔濫調、老梗的理念,在當年卻是還算共識的概念。直到1990年代,這樣的態度都不時會出現。今日滿口股價、營收的產業大老,其實並非從一創業就是如此,只要稍微翻看他們的傳記,特別是在事業稍有成果時所留下的文字回憶,就可以感受到這個氣氛。
當前發表「延攬人才需要優渥待遇」的人士,似乎忘了自己的經歷,一談到研發、人才,就是「錢不是萬能,沒錢卻萬萬不能」的論調,以為金錢才是一切。這簡直就是把人看成像原料、機器一般,而忽略了人在做決定時,待遇永遠都不會是唯一考量。媒體、業界資深人士似乎都忘了,他們都曾年輕過,都經歷過當年的時代氣氛,有過一段「金錢不足以作為誘因」的生命歷程。
當年的熱血青年,忘了自己是怎麼受到鼓舞,而投入當年看起來不那麼有回報的領域,也忘了那種鼓舞人的氣氛。「理想」變成一種台面上的說詞,實際運作的,只剩下待遇一項而已。
台灣立報 2011/09/21 社論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