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歲的丹麥退休建築師丹斯卓普不必出門,就能接受醫療照謢,只需用若干簡單的醫療感測器、一台筆記型電腦,一部網路攝影機就可搞定。透過藍牙連線,他從家中將每周一次的感測數據傳送給醫師,而這些數據會自動登錄至電子病歷資料庫。
丹斯卓普把電子脈搏感測器夾在手指上,測得的數值就直接傳給他的主治醫師。他也可以線上查詢個人的電子健康紀錄。醫師開給他的處方透過電子傳輸,國內藥房都可取藥,而且只要發一封電子郵件,馬上就能和主治醫師連絡。
丹斯卓普可以享受這樣的便利,主要因為他住在丹麥。丹麥十年前開始發展電子健康紀錄與其他醫療照護資訊科技。如今,幾乎所有丹的基層醫師與近半數的醫院都採用電子病歷,官員也積極推廣這類「遠距醫療」(telemedicine)計畫。
幾項研究報告都認為,丹麥醫療資訊系統的效率居世界各國之冠,而醫師花在行政工作的時間,平均一天可節省五十分鐘。美國非營利組織「醫療資訊與管理系統學會」(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二○○八年發表的一篇報告估計,由於電子病歷普及,丹麥的醫療體系每年省下的開支多達一億兩千萬美元。
美國的決策人士正在研究丹麥的制度,希望吸取丹麥成功經驗,移植到美國國會正在審議的健保改革法案。哈佛大學醫學院健保政策教授布魯門梭曾表示,在電子健康紀錄的使用方面,美國遠遠落後丹麥與丹麥的北歐鄰國瑞典和挪威。
丹麥這方面的成功,與其人口少(六百萬人)」人民對於建立全國電子病歷資料庫少有異議,以及其健保制度有關,而這些都與美國的狀況大不相同。丹麥與歐洲泰半國家的健保經費係來自稅收,而且大多數的服務都是免費提供。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