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老人家最容易跌倒的地方,浴室、廁所則是家中的危險地雷區。振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溫哲昇說,臨床常有長輩因浴室濕滑而摔傷送醫,營造安全的如廁、沐浴環境,才能保障家中成員健康 。
要讓家中浴廁不再處處是「地雷」,應掌握三大原則,分別是保持乾燥、照明充足,以及創造無障礙空間,適當使用貼心小物,也可幫助家中長輩使用浴廁不費力氣。
溫哲昇說,台灣一般住宅多是衛浴設備合併的浴廁,缺少「乾濕分離」的設計,因此天天使用的浴廁難免濕滑,對一家老小其實都有潛在風險,老人家平衡感、肌力不足,更容易出事。
要保持浴室乾躁,可在馬桶、沐浴設備之間加裝隔間,如簡易壓克力材質拉門,或盡可能保持地面乾燥,如加裝抽風設備等,避免滋生黴菌,徒增環境更濕滑的條件。
避免浴室濕滑導致傷害,內政部多功能輔具推廣中心組長余雨軒說,也可選購「防滑墊」,最好以大面積為主,放置在浴室地面及門口,也可以在浴室地板、牆壁、浴缸等潮濕處使用「防滑條」,增加粗糙面、減少濕滑的問題。
另外,現在市面上也有防滑噴劑,噴在浴室地板等處,即能產生不錯的止滑效果,不需改變地磚外觀;而老人家的室內拖鞋,應選用防滑的平底鞋,最好能穿進浴廁,不一定要換鞋。
浴廁環境應該要明亮,照明不要昏暗,建議不妨加裝感應式照明,對晚上常需要跑廁所的老人家,是很貼心的設備。
聯合報2010/03/18劉惠敏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