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中國賣稀土 強迫廠商送技術
中國管制稀土政策,成為經濟及產業升級的手段,要求外資前往礦區設廠,獲取電子產品及汽車製造等下游產業的高端技術。
中國最大稀土生產商內蒙包鋼稀土高科技公司表示,目前在包頭高新稀土工業區營運的外商已有五十家,包括法國化工集團Rhodia。韓國產業銀行上週才與包頭高新工業區簽署協議,將引介韓國電子廠及汽車製造廠前往設廠。日本三井物產(Mitsui)也表示,正引入日本企業前來投資稀土加工業。
50外商內蒙設廠
內蒙古自治區官員指出,資源豐富的地區希望進軍利潤更大的加工業,不甘於只提供原料,中國也不願永遠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政府將投入三到四億人民幣的特別研究基金,鼓勵稀土下游高科技加工業的研發。
目前中國允許外資與本地企業合作稀土加工,但禁止外資單獨開採稀土。這不禁讓人聯想起近期美國及歐洲商會的抱怨,指稱中國強迫外資企業公開know-how才能在中國發展。而過去數十年,中國確實在許多產業面都要求外資須與中資合作,藉以獲取技術升級。
趁機產業升級
過去中國以廉價勞工及廣大市場吸引外資前來,如今則靠稀土資源,策略從「以勞工及市場換取技術」,演進到「以資源換取技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掌握全球九成五的產量,過去二十年大肆開發,造成稀土賤賣,到二○○五年,中國的稀土價格僅為一九九○年的一半。而中國目前的稀土儲量,僅占全球三成,卻要供應九成五的需求。
意識到稀土的價值,中國開始實施出口配額,今後每年不超過三萬五千噸,七月份官方更將下半年發貨量大砍七成至約八千噸,引發稀土價格飆升。
稀土應用在混合動力車電池、電子產品、甚至導彈上,是工業發展的必要資源,日本本土無稀土礦藏,因此囤積了二十年的用量;美國曾是稀土最大產國,卻也將國內的稀土礦田封存,轉而向國外採購。
自由時報 2010/08/17 羅倩宜
相關連結:China Dangles Rare-Earth Resources to Investors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