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代工業為了拚生存,訂單已經搶到血流成河,市場更戲稱代工業已成「茅山道士」(毛3到4,毛利率3~4%)。更慘的是,還有足夠經濟規模的產業越來越少,太陽能因此成為各家大廠不想進入、卻不得不進入的領域。以現有的電子大廠來說,包括鴻海、友達、聯電、英業達等正加速進軍,華碩也緊鑼密鼓的評估,現有太陽能廠也將面臨「正規軍」進逼城池的局面。
攤開現有的電子大廠名單,連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也曾透露,該公司在評估創新能源技術,就包括太陽能薄膜以及熱能產業。
明年在筆電代工量可能被鴻海超越的英業達,危機意識更為強烈。該公司今年以來展開多項多角化投資,日前宣布設立英穩達公司,投入多晶矽太陽能電池領域,正式揮軍太陽能電池。而英業達的關係企業景懋,則已早一步切入。英業達坦言,代工利潤受到壓縮,除持續專注本業核心經營外,為尋求成長機會,才會看中太陽能電池產業。英業達持有英穩達35%股份,其餘則是無敵等關係企業持股,第一期規劃設備產能為180百萬瓦。
而曾是筆電代工廠的華宇,因不敵大廠經濟規模的競爭,幾年前將筆電廠賣給偉創力,自己則轉型為太陽能廠,主攻聚光型太陽能電池。
至於友達,則在短短的時間內,先是藉由投資日本M.Setek公司卡位最上游的多晶矽,然後要與REC合建太陽能電池廠,另外還要作太陽能模組,短短時間內貫穿上下游,速度相當驚人。
對現有的太陽能業者來說,鴻海所帶來的「無形恐懼」程度最高。業者無奈表示,連廣達、仁寶、緯創和英業達等進入NB市場10多年的大廠,也被「新兵」鴻海整到不行,未來若要卡位太陽能,確實不知道會帶來多大的災難。
事實上,綠色環保意識升高,各國政府皆紛紛實施限制碳排放量政策,再加上大陸堀起,未來石油用油量增高,不排除仍有可能出現油價飆漲的盛況,替代能源勢將再成焦點。而各國政府以政策驅動太陽能發展,是所有再生能源中成長率最高產業,各大業者著眼於此,太陽能因而成為電子大廠爭相湧進的產業。
工商時報 2010/10/27 楊玟欣、王中一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