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食物銀行 為弱勢家庭送上關懷

麵包店賣不完的麵包丟掉不是很可惜嗎?「如果把麵包,送給貧窮飢餓的人吃就好了!」這就是食物銀行法起人陳大德最初的想法,就這樣成立了台灣第一家以「食物銀行」命名的社福機構。

但食物銀行在草創初期卻處處碰壁,許多麵包店因為擔心過期的商品會吃出問題而挨告,都不願提供麵包。經過一番努力,願意提供麵包的店家從最初的十四家,增加到現在的一百五十多家。

「食物銀行」隸屬於財團法人中國青年和平團,團內有許多志工,分別送愛心麵包到各個地區的弱勢家庭,包括獨居老人、低收入戶、殘疾人士等。志工們通常是在晚上到各地的愛心麵包店收取賣剩的麵包,再直接送到附近的受贈家庭;若不是當天送出,志工們就會先將麵包放進冰箱中保存,隔天一早再送到受贈家庭。

住在新莊的游先生一隻腿萎縮,不良於行,她的太太蔡女士,自幼罹患小兒麻痺,雙腳行動不便,他們接受食物銀行麵包三年多了,「每個禮拜都有享福一次的機會!」蔡女士滿懷感恩說道,她很感謝提供麵包的店家,麵包真的都很好吃。

領有重度殘障手冊的游姓夫婦兩人,言談間沒有深鎖的眉頭及深深的嘆息,只有燦爛的笑容和開朗的笑聲,雖然行動不便,但他們對現在的生活甘之如飴,凡事總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看待。「我覺得自己很幸福」,蔡女士笑彎了眼角說,社會上還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長期送麵包給游姓夫婦的志工洪秋霞說:「他們都活得很快樂,完全不會消極」,這是最令她動容的地方。

志工們一次次的送麵包及探訪受贈家庭,當中也曾發生令人難忘的小故事,在食物銀行服務十年多的志工林如珠分享道,她有一次送了一本活頁筆記本給低收入戶的泰國籍新娘,她竟然高興到跳起來說:「這就是我要的那種!」,林如珠笑著說:「而且那本筆記本還是舊的!」那個外籍新娘真的很樂天也很可愛。

談到在食物銀行做志工,送愛心麵包到鄰里間弱勢家庭六年多的陳肅肅說,在志工們每周送一次麵包的行程裡,也相對地在過程中與受贈者互動,進而關懷他們的生活、依他們的日常所需再替他們尋求援助,「照顧有需要的人,不讓不幸的事一再發生。」

生命力新聞 2010/10/5 劉乃瑋

相關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