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醫療抉擇多一個意見多一個機會


張先生因腹痛去醫院掛急診,經醫師檢查診斷為腎結石,醫師建議開刀治療,張先生和家人為此都很煩惱。親朋好友來探望時,紛紛提供親身經驗及意見,有些說用藥物治療比較好,也介紹某某醫師,另外一些友人則提議看中醫,也有提供中藥偏方。

究竟該如何治療比較好?開刀還是不開刀?超音波脆石又是什麼?其實類似這種醫療抉擇的情形,我們每一位民眾在日常生活周遭常會遇到,也常常困擾著我們,什麼才是最適合的醫療方式、找那一位醫師比較理想、有沒有後遺症、有很多問題想要問又怕醫師覺得煩,問旁人又越問問題越多越煩惱,該怎麼辦呢?


在國內,一旦檢查出重大疾病後,病患本身和家屬往往茫然心急,如熱鍋上螞蟻般跑了一家又一家的醫院,卻又都不放心,當面臨開刀抉擇時更是擔憂,是否做出錯誤決定而造成遺憾,絲毫沒有一個醫療單位能夠整合所有醫療資源,提出最權威性的診斷建議。

其實這種困擾情形最大癥結,乃在於當有重大醫療問題產生,需要做出決定時,病人與家屬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不知該如何對醫療建議進行評估與回應。事情往往來得太突然、聽不懂醫學名詞、也不敢對醫師提出質疑……面對醫療決定,病人常常不知所措。

當病患被診斷出某種特殊或重大疾病或是遇到某些治療攸關性命時,病患及家屬可徵詢其他醫師的意見,以便有更多或更客觀的資訊,對病情及治療模式,作更進一步的了解及決定,這就是「第二醫療意見諮詢」。在歐美先進國家,第二醫療意見諮詢已經行之有年,乃一種常見的醫療行為。「多一個意見,就多一個機會」,第二醫療意見對於很多病人與家屬可以幫助其做出較好的醫療決定。

由於醫療新科技的迅速發展和醫學知識的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多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產生,醫師專業和分科分工也越來越細,個別醫生想單獨全面瞭解最新的醫療資訊,並做出最正確的診斷和最先進的治療是很難的。『第二醫療意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療程式,甚至不可逆轉的手術,並結合快速的醫療技術發展而提供更多的選擇。

如果醫師對於病患的病情沒有做詳盡的說明,病人就應該開始思考,是不是醫師對病患整個情況也不是很瞭解?或是不想和病人討論?還是根本不想瞭解病人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就該積極尋求第二醫療意見。平和穩定的心境是治病的良方,第二醫療意見可以確認正確的診斷結果。當『第二醫療意見』肯定了初次的診斷結果,病患便可以更安心地接受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每位病患都有知的權利,也有對自己的醫療自主權,尋求更好的醫療也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的表現。在面臨重大疾病的威脅時,如何將自己放心交給醫師,則有賴第二醫療意見來幫助自己。

建議病患及家屬,應將心中所有疑問明白提出,分別與原來的主治醫師或提供第二意見的醫師再次討論,充分掌握病情及治療的資訊,選擇能您信賴的醫師及方法接受治療。

台灣新生報 2010/11/22 楊沛青醫師 陽明大學醫學院臨床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