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正視台灣高等教育的困境

     監察院長王建煊最近批評大學生打工而不好好唸書,把最寶貴的黃金時間當石頭賣掉,真的笨死了。這番談話立即引來輿論抨擊,認為王院長不知民間疾苦。事實上王院長在宜蘭這場「書,怎麼讀」的演講裡,已點出了今天高等教育的困境,非常值得有關當局反省、重視。

     王院長此番談話明顯是有感而發,並非以批評今天的年青人為樂。近年許多大學生蹺課打工、不買書、不讀書的情況,只要在大學任教的人都有同樣感受,並不是什麼新聞。王院長只不過把這個事實誠實地講出來。但遺憾的是,當此一大問題見諸報端後,整個社會沒有針對高等教育的困境予以痛切反省,反而在一些枝微末節上大書特書。這種不懂得反省的社會風氣,實在令人憂心。

     今天大學教育的目的,當然是希望讓青年人進入這個知識的殿堂求得學問,於四年畢業後不但能學有所成謀得一份好工作,也能為經濟社會注入進步的力量。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1948年赴倫敦大學演講時就指出:「大學教育是一種巨大的特權,任何國家越能擴大這種特權就愈好。大學教育是畢生進行閱讀的指南,大學的職責在於培育智慧、培育性格。」

     讀了邱吉爾這番話,大概就可以明白王建煊對於當前國內大學生蹺課打工、不買書、不讀書的憂慮。我們的輿論可以在枝微末節上批評王院長的談話,但面對大學教育的困境,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以及負責高等教育的官員們,能夠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嗎?

     去年八月行政院主計處完成一份「青少年狀況調查」,這份調查顯示在學的青少年把時間花在閱讀上的比例大不如前。上網、看電視、參與簽唱會、逛街,占據了多數休閒的時間,只有9.2%的學生把閱讀當做最主要的休閒活動。這項數據所透露出來的危機,證實了王院長的憂慮並非幻想出來的,而是台灣今天高等教育真實存在的問題。

     其實,這些年企業界對於大學畢業生的素質也感慨良多,為此還經常要求政府放寬外國人才引進的限制。我們想問的是,何以今天許多青年人讀了四年的大學,知識依舊貧乏,難以為企業所用?這十多年來企業年年抱怨,輿論時時撻伐高教政策,但我們政府除了推出「五年五百億」的頂尖大學計畫,希望讓幾所大學能擠進世界百大,何曾著眼於大學生素質普遍低落的問題提出對策?

     也許有人會說如今大學錄取率太高,使得大學生素質難以如昔日整齊。這個說法確實有些道理,民國70年代在國內大學就讀的學生不到20萬人,如今已超過百萬人,當大學窄門變寬,學生素質不如昔日可以理解。但是政府大員們豈能以此為藉口,難道當年高教政策大幅鬆綁廣設大學院校,只為提升大學生的數量而絲毫沒有建立完整的淘汰機制?果真如此,今日大學生素質豈能不低落?而此一高等教育環境,對於那些滿懷理想在大學認真求學的學生,實在太不公平。

     高等教育今天所以如此,也不能盡責於學生,辦教育的官員及在大學任教者也難辭其咎。何以這些蹺課、不買書、不讀書的學生仍能順利畢業?何以學生在課堂上難以領略知識的樂趣?從事教育工作者缺乏熱情,應是最根本的原因。如今大學的學風,有識之士早已引以為憂,近年幾番憂心之論,最後總在輿論失焦的批評下不了了之。最令人扼腕之處,還在於決策高層的眼光始終只擺在如何創造頂尖大學,卻忽略整體高等教育的走下坡,真可謂僅察毫毛之末而不見輿薪。

     如今大學畢業甚至研究所畢業,不僅難以覓得理想工作,即令找到工作的報酬也低於十年前。民國89年一位具有大學學歷的青年人月薪有2萬8千元,去年已降至2萬元。同樣在大學校園度過人生最黃金的歲月,何昔日之芳草,成今日之蕭艾,孰令致之?

     我們沉重的提醒決策當局,高等教育辦的好不好,不只決定青年人的前途,也不僅決定大學院校的命運,更決定國家經濟的未來。

     經濟學家梭羅(Lester C. Thurow)曾指出:「21世紀國家競爭力輸贏的關鍵,不在資本,而在人才的培養與運用。」馬總統若真有心為台灣創造「黃金十年」,攸關人力養成的高教政策必須徹底檢討,必須重新喚醒辦教育者的熱情與學生求知的熱情。若依然漠視當前高教的困境而無所作為,在人力資源持續流失下,台灣何來黃金十年?

工商時報 2011/01/02 社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