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再造台灣科技產業新未來



  壹、 前言

 我國科技產業競爭力有逐漸流失的傾向,實與台灣過於偏重代工,而忽略研發並缺乏創新能力有關。今後我們應切實修正既有的問題,提出產業發展新策略。本文試圖針對台灣科技業的沉痾,提出幾點建議,供政府參考。

貳、 我國科技產業發展應有的策略

 一、 以技術為本位,建構產業研發聯盟

 政府過去發展科技產業皆以產值為首要的目標,留下許多的後遺症。未來應擺脫此一不切實際的目標,改由發展技術為導向的產業目標。無論發展代工業或是品牌市場皆需要以技術為後盾,始能開創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以DRAM產業為例,台灣廠商一直依賴技術母廠授權過期世代的技術,還得繳交昂貴的權利金;就以2006~2008三年來看,國內力晶、茂德、南科及華亞科所支付的技術合作費與權利金就高達734億元,比爾必達每年約2.9億美元的研發經費多出數倍。質言之,台灣廠商技術母廠的研發經費,根本是台灣廠商在支付(技術生根不只是廠商的事,A2版,經濟日報,2009-10-24)。與其盲目的支付外國廠商技術授權費與權利金,還不如自行研發新技術,始能逐漸擺脫外國大廠的制肘。

 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研發資源較為匱乏,似可仿效自行車A-Team模式,結合上下遊廠商建構產業研發聯盟,共同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提升產品品質及結合政府研發能量,亦能達到世界級大企業的研發成果。

 二、 強化創新與設計能力

 除了關鍵技術外,產品設計能力亦是創新的要件之一。相同功能,不同的外觀設計或產品組合,即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APPLE電腦便是這方面的翹楚,無論iPhone、iPod或是iPad每一項產品都席捲全球,即是以創新的設計見長,使得其產品暢銷全球。即使價格遠高於競爭對手,消費者也樂於買單。可惜國內廠商長期忽略設計的重要性,缺乏專業的設計人才,設計能力遠遜於日韓大廠,產品自然僅能進行價格競爭。

 未來台商應朝向創新之路邁進,在大學院校培養優異的工業設計人才,舉辦國際設計比賽,提昇國內的創新與設計水準,利用創新的思維,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三、 發展壟斷性的代工產業鏈

 台灣掌控全球NB代工產業,卻只有極微薄的利潤,充分凸顯我國代工產業的問題。面對台灣代工業悲慘的情況,多數人主張應放棄代工產業,轉向品牌發展。個人期期以為不可,蓋代工產業台灣已經有了相當深厚的根基,上下遊供應鏈相當完整,其他國家難望項背。品牌固然值得努力,惟以製造見長的代工廠欲轉型經營品牌難度過高,成功機會微乎其微。

 筆者以為,只要政府能加以整合,代工業仍大有可為。建議政府應鼓勵代工廠商合併,減少國內廠商的惡性競爭。即使合併短期內外國品牌大廠可能會以抽單等方式要脅,但為了產業長期的健康發展,同業的合併勢在必行。合併非但可以減少無謂的惡性競爭,還能將資源投入創新性研發,透過創新性的技術壟斷全球ICT製造業供應鏈。

 惡性競爭的代工經營模式,已經走向死胡同了。盼望台商能拋下既有的思維,透過合併集中研發資源,以技術與創新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進而建構獨占性的代工產業王國。

 四、 推展自有品牌,打造MIT精品

 我國業者應逐步轉換經營模式,朝向自有品來之路。現在連大陸的山寨電子商,都已經逐漸從純模仿的經營模式,轉型為自有品牌之路,甚至邁向國際市場,台商不應坐以待斃,應儘速規劃轉型。

 惟品牌經營與台商原本擅長的製造有顯著的不同,產品行銷、市場掌控、產品設計、物流、人際關係、通路佈局、策略規劃、資金取得、財務規劃、風險管理及庫存調控等,均需相當的專業知識,進入門檻相當高。此部分需仰賴政府的協助,始能讓對品牌經營相當陌生的台商,順利轉型建構自有品牌。

 過去廠商嘗試在歐美市場發展品牌事業,卻因語言與文化的差異,不少廠商鎩羽而歸。中國擁有十三億人口,佔全球大約五分之一的人口規模,近年來經濟快速成長,近三十年來平均每年將近兩位數字的經濟成長率,未來將由「世界工廠」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成「世界市場」,內需市場的潛力相當可觀。台商應把握這個機會,由過去以外銷歐美國家的經營型態,逐步轉向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建立自有品牌,搶佔大陸十三億人口的市場。政府亦應持續在大陸各地,推動MIT的台灣精品,提升台灣商品品牌形象,並協助台商爭取家電下鄉等大陸官方補貼的方案。

 五、 推動兩岸新興產業的合作

 我們除了提升原有的科技產業外,還要積極搶進新興產業。台灣政黨輪替後,兩岸各方面的合作正在密集推動中,新興產業為下一輪合作的對象。

 巧合的是兩岸對新興產業的規劃十分相近,大陸剛出爐的十二五規劃推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為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與新能源汽車等七大產業。目前台灣也正在推動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即「六大新興產業」,分別為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文化創意,以及「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分別為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發明專利產業化。

 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兩岸規畫的主要發展產業同質性相當高,大陸「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除了高端裝備製造與新材料外,台灣皆有相類似的規畫,可見兩岸政府對新興產業發展方向有志一同。兩岸倘能通力合作,產生的效果應會更加顯著。

 參、 結論

 我國過去科技產業發展,過於著重產值的概念,雖然創造出晶圓代工及面板等兆元產值的產業,但過於偏重擴產,技術乏善可陳,附加價值不高,面對中韓等競爭對手的急起直追,台灣科技業亦應深思產業轉型,未來才能重振科技大國的雄風。

中央日報 2011/01/19 特稿//智庫論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曾志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