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華爾街」運動進入第4週,雖然美國主流媒體至今仍批評抗議缺乏焦點,不過透過架設多媒體網站及無所不在的社群網站連結,活動已成為全美長期的組織性抗爭。
以反企業貪婪和政商勾結的「佔領華府」活動,繼「佔領華爾街」後成為焦點,活動團體以麥佛遜公園和自由廣場為根據地,每天上午和下午發起兩次遊行,根據活動官方網站「occupydc.org」對媒體的公開聲明,組織沒有發言人,所有參與遊行和佔領活動的群眾都是發言人。
由於主流媒體對群眾運動停留在組織、訴求及成立政治團體實踐理想的模式上,「佔領華府」特別聲明沒有政治野心,更不會如茶黨般運作,企圖影響政治人物甚至投入選舉。
「佔領華爾街」每日透過網站occupywallst.org發放集會地點和遊行路線及主題的活動預告,網站同樣聲明,99%的聲音不需要明顯的領袖,不過許多反極端自由資本主義的大將如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和暢銷作家克雷恩(Naomi Klein)都曾到現場為示威者聲援打氣。
加拿大作家克雷恩以反經濟霸權的著作「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暢銷全球,她強調佔領華爾街是全球目前最重要的大事,人們可以看到社會制度極度不平等而且逐漸失去控制並濫用全球資源,群眾對抗的是強大的經濟與政治勢力的結合。
反對運動在美國各區域蔓延,結合所有抗爭活動訊息的「共同佔領」網站occupytogether.org應運而生,網站集合全美1000多個佔領城市的詳細資訊,但網站強調,不接受捐款,所有活動都是自發參與性質。
主流媒體逐漸擴大報導篇幅之際,「佔領」活動仍堅持開放網路篇幅,參加者可自行發放影片、現場轉播及新聞報導,這些訊息透過臉書、推特與其它社群交網站連結,主動將訊息傳達至關心活動發展的個人,進而穩固每日活動的群眾基礎。
麥可摩爾在紐約自由廣場演講時提出「人肉麥克風(Human Microphone)」的概念,摩爾表示,這是所有人的聲音,群眾聚集不是為政壇領袖或出了錢的機構,佔領運動能夠持續是因為群眾已經受夠華爾街,如高盛等投資銀行,忍無可忍所以要站出來。
中央社 2011/10/09 廖漢原
相關連結
華爾街起義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