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攣是一種不自主運動異常,由上運動神經元異常所造成,而會引起痙攣的疾病很多,有腦血管病變、腦性麻痺、多發性硬化症、脊髓損傷等。脊髓損傷病患經常合併嚴重痙攣,因痙攣時伴隨僵硬不適感與疼痛,導致復健成效不如預期,大大打擊病患信心。不過醫師表示,現在的治療可以有新的選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劉安正表示,約有12%脊髓損傷病患會出現嚴重痙攣,長時間發作將引起關節攣縮及肌肉疼痛,造成復健成果不佳,影響其自主行動能力,進而導致日常生活以及照顧上的困難,對於個人、家庭與社會形成沉重負擔。
目前針對痙攣症狀可用的治療方法可分為藥物治療、復健治療、神經阻斷及外科手術治療。除了外科手術外,其他治療一般療效不錯,不過效果會隨時間逐漸轉弱,相對肌力也會隨之恢復,因此需要在相當時間後,再度施與治療。
該院區新引進植入式腦脊髓腔內Baclofen幫浦系統(貝可芬,Intrathecal Baclofen Pump System,簡稱ITB),則為此類病患帶來神經阻斷與外科手術之外,另一種治療選擇。劉安正指出,在臨床研究中,因為多發性硬化症或脊髓受傷伴有重度痙攣患者,以ITB療法約有97%可以減少痙攣程度。2006年衛生署已核准引進,不過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
根據研究顯示,植入式腦脊髓腔內Baclofen(貝可芬)幫浦系統使用,對於脊髓傷害又伴有重度痙攣病患可達到八成以上滿意度,是一個有效治療選擇,也給予口服 Baclofen(貝可芬)不耐症族群另一個希望,但是此一治療方式也有感染機率升高及腦脊髓液外漏疑慮,加上磁振造影類儀器可能造成幫浦系統暫停運作,置病患於產生戒斷症狀危險之中。
醫師表示在該院引進此治療新方法同時,除了對於病患篩選特別謹慎,給予部份費用補助外,並會對於使用此療法相關危險性加強衛生教育,以期病患能完全瞭解並能採取適當防範措施,來減少可能產生的意外傷害。
中時健康 陳葒冠/台北報導 2009/03/13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