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生物識別會出錯 使用宜謹慎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今天提出報告指出,好萊塢電影將生物特徵識別系統(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systems)描述成萬無一失的犯罪防治工具,但實際上絕非完美。

報告中說,以指紋、掌紋和語音識別等作為依據的這種識別系統,「先天上可能出錯」,因此籲請政府機構,確定其所投資的系統是否能發揮如同廣告所說的功能。

各國政府和公司日益仰仗生物識別系統,以作為在邊界追蹤恐怖份子、在建築物控制進出或方便登入銀行帳戶的較好方式。

如今包括手提電腦、掌上型電腦和行動電話等電子消費產品,都裝有指紋感測器(finger─imaging sensors)。

為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撰寫報告的德州柏頓集團識別與隱私策略公司(Burton Group Identity and Privacy Strategies)人員布雷克里(Bob Blakley)表示,各國政府和公司必須確定,其所使用的技術是否符合工作所需。

他說,許多大型生物識別系統的功能良好,比如聯邦調查局(FBI)的指紋資料庫,以及奈及利亞近來為防止選舉舞弊而使用的指紋系統。

他說:「然而這些系統經過謹慎設計和專業檢查,否則即使使用良好的生物識別掃瞄器,也很容易建立不好的系統。」

以人體特徵為依據的生物識別系統缺點之一在於,人會隨時間改變。比如臉部會因年齡而下塌,同時在緊張或患病時,人們的語音會改變,身體也會消瘦或肥胖。

路透社 2010/09/25 中央社譯

相關連結:Biometric systems: Not quite ready for prime time? (Reu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