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成員羅光璇指出,早療針對0到6歲的學齡前身心障礙兒童,安排認知、動作、語言、社交課程。近年加入「多專業復健療育方案」,由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師,將復健評估融入教學,為早療老師及病童家長作指導示範,增進孩子肢體的發展。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7日舉辦身心障礙幼兒運動會, 現場近百名孩子開心的參與各項趣味競賽, 充分發揮運動精神。(圖文/ 台灣立報 郭晉瑋) |
參與運動會的孩童,開心地往前邁步。(圖文/ 台灣立報 郭晉瑋) |
在遊戲中強化能力
中度智能障礙的佑佑,3歲之前尚未接受早期療育,多半時間必須包著尿布、讓祖母抱著,由於祖母缺乏特殊幼兒教養訊息,無法培養佑佑自理能力。早療老師透過技巧性課程,讓佑佑邊遊戲邊學習,例如夾彈珠訓練兩指協調力、挖糖果訓練舀飯動作;如今佑佑不但能騎腳踏車,跟著祖母爬山也沒問題。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總監賴美智表示,一般身心障礙兒童家長多強調孩子認知或語言的發展,但知覺動作是治療基礎,透過運動、遊戲、鮮明的色彩能刺激孩子感官能力、強化肢體靈活度。她強調,許多家長不瞭解有哪些資源可以協助身心障礙兒童,延誤了早療時機,透過早療師評估孩子缺乏的能力,才能有效給予完整的療育。
網站:http://www.diyi.org.tw,電話:(02)27224136。
台灣立報 2010/11/07 張舒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