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醫學院畢業生≠臨床醫生 上海率先試行規範培訓


  什麼樣的人能做醫生?照許多人想來,醫學院畢業生分配到醫院工作,理所當然就成了臨床醫生。上海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昨天表示,這一長期形成的思維定式將徹底改變。從今年起,上海在全國率先試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今後醫學本科畢業生必須接受為期3年的培訓,合格後才能成為臨床醫生。同時,從今年起上海市的用人單位不再從醫學院校直接招錄從事臨床醫學專業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所有要在上海執業的醫學畢業生,都必須接受相關培訓。


  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國際醫學界有共識、有經驗、有實效。醫學教育,應當是由醫學院校教育、畢業後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組成的連續統一體。因為職業的特殊性,畢業後教育在醫學人才成長中起著重要作用,不能被院校教育取代。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作為臨床醫學人才成長的特有階段,是醫學生成長為合格臨床醫師的必經之路,對保證臨床醫師專業水準和醫療服務品質意義極大。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尚未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國家之一。有學者曾研究中美兩國臨床醫生的成長差異,分析顯示:在美國,一個醫學生畢業後8至10年,臨床水準已經達到相當程度,此後進入緩慢上升期;而中國醫生成長的軌跡曲線總體呈爬坡式緩慢上升。大概20至25年後,這兩條線會基本“會合”,表明我國醫學院的培養品質並不差,差的是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品質。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缺失,導致醫學生在畢業後獲得的培訓機會不均等,培訓品質參差不齊,而有效競爭激勵和約束機制的缺失,更讓跨出校門就成為“單位人”的醫學畢業生少了學習的動力和壓力。結果是,同一個醫學院的畢業生因分配到不同的醫療機構,幾年之後,其醫療水準差距明顯增大。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外科教研室主任蔡端教授說:正是這種差別很大的住院醫師培訓體制,讓一個病人向6個醫生求診之後,甚至會得到6種治療方案。

  根據國家醫改方案的總體要求,上海積極探索建立規範化住院醫師培訓制度,讓病人在各級各類醫院中都能找到放心醫生,已成為新醫改公立醫院改革中的“重頭戲”。今年2月,上海印發《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實施辦法(試行)》,首批招錄了1830名住院醫師,在確定的39家培訓醫院中接受培訓。

  市衛生局科教處副處長許鐵峰介紹,上海試行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以政府為主導,專家指導、培訓醫院具體實施,同時引進競爭和淘汰機制。根據有關規定,培訓醫院與醫學畢業生簽訂培訓暨勞動合同,培訓對象自主擇業,雙向選擇,擇優錄用;如是外地生源,可申請辦理上海市戶籍或居住證。上海還制定了鼓勵優秀臨床醫學畢業生到郊區基層工作的相關政策。

  目前,上海也已啟動教育部批准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結合改革試驗”。按照“試驗方案”,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經過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以及相應課程學習,通過考核後將可獲得研究生學位證書、研究生學歷證書、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和執業醫師資格證書。

  據了解,根據上海市2010年住院醫師實際招錄人數,教育部下達了2011年900個名額的單列計劃,其中推薦免試200名、全國統考300名和上海市單獨考試400名。明年1月進行的單獨考試,將專門針對2010年招收的住院醫師培訓學員中的517名本科畢業生。



文匯報 2010/12/08  陳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