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善用照護資源 老翁殺妻悲劇不重演

日前一則八旬老翁不忍妻子受巴金森氏症折磨,親手結束老伴生命的新聞震驚社會,也凸顯出失能者的長期照護問題,已成為許多家庭難解的困境。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已佔總人口的10.6%,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獨居或只有伴侶同住的失能老人約一萬人左右;大多數這類獨居或兩老獨居的家庭,家人、尤其是失能者的配偶,往往負擔最主要的照顧工作。

照顧失能者與一般工作截然不同,它一週7天、每天24小時全年無休,失能者不會因為你累了,就不需要上廁所、換尿布、餵食、運動、洗澡。在我們居家服務的經驗中,許多個案的兒女都大嘆照顧失能父母實在累得讓人吃不消,更何況要由老年人照顧老年人,其中的辛苦與辛酸,外人難以體會。

除了體力上的負擔,家庭照顧者往往也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萬一照顧不周,危及失能者的安全,心理壓力沉重;而且因長時間待在家裡,缺乏與外界的互動及休閒生活,無處紓解壓力,長期下來身心俱疲,很容易到達瓶頸,甚至累出病來。

正因失能照顧的道路漫長艱辛,這些家庭都需要許多資源、協助及關懷,才能有足夠的能量走下去。除了聘請看護幫手外,目前政府也規劃了許多成熟的專業照顧資源可以善加運用,減輕自己的負擔。

例如,「居家服務」提供受過訓練的照顧服務員,可到府協助身體照顧或環境整理,依不同失能情況,每月有25至90小時的服務時數可使用,失能長輩可請居服員每天到府2到4小時,協助沐浴、烹調食物、陪同就醫、處理家務,照顧者也可藉此機會與居服員互動,傾吐心聲,讓身心得到休息。

「喘息服務」為臨時性的照顧服務,分為機構式與居家式兩種,可供照顧者暫時放下重擔、徹底放鬆。另外,也可選擇日間照顧中心,每日早上將失能長輩送去照護,下午再接回家團聚,不但解決照顧者的壓力,同時也避免因照顧而斷絕與外界的互動,得以紓解壓力,保有自我生活的空間。

總之,高齡社會中,長期照護的問題日益迫切,光靠家庭的力量是不夠的,政府有必要建立更多資源,並積極宣導,使民眾清楚了解申請管道與如何獲得協助;而家庭照顧者也應改變「家醜不外揚」的傳統心態,主動向外尋求各種可用的資源,才能避免老翁殺妻的悲劇再度重演。


自由時報 2011/01/09 方敬綸、許煥昇 失智老人基金會新北市居家服務分站社工組長、社工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