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就業技能融入課程 英大學改革惹爭議

包括萊斯特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及德倫大學在內等好幾所英國大學正打算改革授予學分方式,要求學生獲取學位時,要取得能夠被證明是對就業市場有用的技能學分。而這些技能包括發表一場具有吸引力演講、主持會議及談判技巧等能力。

對商學及工程領域的學生而言,這些技能的考核本來就包含在他們的成績中;但目前的改變主要是朝文學院及社科領域前進。

支持這項改變的人認為,學費從3千英鎊(約新台幣13.6 萬元)上漲到9千英鎊(約新台幣40.8萬元),因此學生的選課需求自然會把重心放在有利於他們未來進入職場的課程。另外支持者也認為,學術能力與工作能力大抵相同,兩者都要求學生批判性地思考,並有條不紊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僅是學術報告,會議備忘錄及企畫書也都需要這些能力。

英國工業總會(The 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表示,他們會支持大學學位以就業為基礎,在課程裡融入職場技能的訓練。

批評者承認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訓練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但如果教育朝職場技能的方向做改變,將適得其反。為工作精心打磨的教育課程,反而無法讓學生深入且批判地思考。

在波茅斯大學(Bournemouth University)教授消費者文化的高級講師莫爾斯沃思(Mike Molesworth)指出,以職業為取向的學位應試圖讓學生獲得更多智識技巧,但目前各大學所進行的方向,似乎只是大量生產廉價、工作準備就緒的年輕人,讓他們去填補目前公司所需的技術空缺。

布里斯托大學(Bristol University)哲學系教授雷迪曼認為,過度將重心放在雇主的要求是危險的。他向《衛報》表示:「將公司技術融入課程是一種短線思考,教育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具備長期的能力。」我們目前太過於強調學位的金錢價值,但許多國際學生來英國求學是為了獲取學術能力而不是工作技巧,因為後者俯拾皆是,沒必要專程來英國學習,因此該政策反而會阻礙它國學生前來英國求學的意願。

白金漢大學「教育及就業研究中心」(Centre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Research)的主任史密瑟斯則認為,就業技能的資格認證應該另外授予,而不是融入到學位課程中。


台灣立報 2011/01/07 李威撰

相關連結:Students could boost marks by showing 'corporate skills' (Guardi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