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iPad描繪了現今資通訊科技的眾多面貌之一,並實現了過去所無法想像的生活樣貌,這些可承載內容並播放音訊的平板裝置也可以應用在醫療上。仔細考慮個案需求及能力,並配合適當的訓練策略,平板裝置對於失讀症患者的語言復健及溝通障礙成人及兒童的溝通訓練也能發揮功能。
便利的連網平板裝置如Kindle、iPad描繪了現今資通訊科技的眾多面貌之一,並實現了過去所無法想像的生活樣貌--在手中就可以看影片、聽音樂、閱讀電子內容及其他娛樂和資訊服務。除了使日常生活更便利、有趣以外,這些可承載內容並播放音訊的平板裝置也可以應用在醫療上。
若能仔細考慮個案需求及能力,並配合適當的訓練策略,平板裝置對於失讀症患者的語言復健及溝通障礙成人及兒童的溝通訓練也能發揮功能。
美國Marquette University附設的語言治療中心就可以看到實際例子。一名62歲的患者自1998年中風後閱讀能力受影響,即使視覺上能完整看到文字,但因其腦中文字轉換為語音、語意的神經路徑受損,而無法唸出或理解看到的文字。過去兩年來,在語言治療師的協助及引導下,該名患者持續使用Kindle來輔助閱讀。 Kindle的朗讀功能對某些類型的失讀症患者有幫助,若是文字連結到語意的路徑出了問題,這時語音訊息的輔助可幫助患者較快提取與文字相應的語意,進而理解文章段落的意思。
此外字典功能對失讀症患者也是一大幫手,使用者可直接移動游標迅速查找單字,再由註釋或同義字、反義字來理解文字的意思。該患者表示,過去大量運用圖字卡、練習單的傳統復健方式,不只累人且容易產生挫折感。然而使用閱讀器進行語言復健,患者不需旁人協助就能夠得知文字的讀音及意思,這樣一來能減少對他人的依賴,及隨之而來的挫折感,患者本身也較能維持復健的動機。
另一實例則發生在吶吃症患者身上,由於說話肌肉及其神經控制受損,導致患者說話口齒不清,旁人難以理解,這時在觸控螢幕上輸入文字訊息,由iPad代為發聲,就能使對話者聽懂患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同時也增加溝通障礙人士與他人的互動,而不受限於口語能力。再者由於一般常人通常沒有耐心等待患者表達,常用的句子可預先輸入儲存,在適當時機立即播放。另外語言治療師提供的居家練習材料也能儲存在裝置中,患者在家即可跟隨示範,進行說話練習。
也有人運用iPad幫助腦性麻痺的孩子學習認識這個世界、與人溝通,例如使用iPad辨識顏色,或藉由該裝置向照顧者表達想出去玩的念頭。 iPad對於溝通障礙孩童的助益也使得蘋果執行長Jobs得到不少父母的迴響,在一次訪問中Jobs說希望易用的設計能幫助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更快進入狀況,但在醫療上的用途並非蘋果工程師所能預見的。Jobs並表示:「我們不敢居功,因為這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在於告訴人們有些事情正在發生,同時希望研究人員能給予些許關注。」
在國內外溝通障礙領域中,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ive and Alterative Communication, AAC)早已行之有年,並開發出形形色色的專用輔具,低科技者如溝通圖卡,高科技輔具則如筆記型電腦或PDA。這一類專用的溝通輔具由於需求市場極小,售價偏高,使用者可依法申請補助。而平板電腦等裝置屬於一般消費性電子商品,價格較專用輔具便宜許多,但不在政府補助的範圍內。
雖然不是專為輔助溝通而開發的裝置,但iPad、Kindle等平板裝置由於體積較輕薄、操作簡便易上手,作為特殊族群語言溝通、訓練之用也不謂不可,這類用途恐怕是當初設計裝置的工程師所意想不到的。
使用iPad、Kindle作為溝通訓練的一大優點在於這些裝置並不會招致異樣眼光,因為它們已廣為一般大眾熟悉,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不會使人聯想到失能或殘障的相關性,反而幫助患者更融入一般常人的生活,且在心理和情感上能使患者提振精神,而這一點也是專用輔具無可比擬的。再者專用溝通輔具專用性太強,往往須經過許多訓練才能學會使用方法及設定內容,這對患者、治療師、照顧者都是負擔。
專用的科技溝通輔具存在的必要性不容忽視,然而現今科技所提供的易用操作平台,若配合適用的應用程式,也能為特殊族群帶來無限的可能性,軟體開發人員在設計程式時若能加入這一層考慮,或許可開拓新領域。
資策會FIND 2011/02/17
相關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