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基本法》修訂草案全面推動公教研分軌後,教授企業家未來在大學校園可能蔚成風潮!其實,近幾年在政府積極推動「智慧財權分享制度」,鼓勵大學教授及研究人員參與技術移轉之下,陸續「誕生」多位百萬級教授,還有教授研發成果技轉授權金累積收入突破千萬元。
依國科會《政府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公私立大學或研究機構接受政府補助研發成果,技術移轉授權金除了廿%須繳回補助單位(例如國科會或經濟部等)外,其餘八十%依「智慧財產權分享」原則,由研究者所屬機構統籌應用,以國立大學為例,多數是由校方和系所共同獲得四十%權利金,所剩四十%由研究者或研究團隊共享。
國科會為鼓勵教授和研究機構人員積極參與技術移轉,透過網路公布機構技轉件數、收入和個人技轉件數績效排行榜,早幾年甚至還公布個人技轉收入排行榜。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教授陳生金發明「鋼骨樑柱接頭」專利,在九二一大地震後,成為台北一○一大樓等國內外大型建築最熱門的抗震設計,曾連續多年榮登個人技轉收入年度冠軍。
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陳良基研發的多媒體晶片,更吸引廠商競相爭取技轉,也曾連蟬多年個人技轉收入年度榜首。中原大學工學院院長陳夏宗在模具與塑膠射出成型的傑出研究成果,連英國知名科技公司OMT也專程來台,簽署「動態模具溫控感應加熱技術」授權,在歐洲推廣使用。
國科會統計,近五年(民國九十五年到九十九年)個人技轉收入前十名金額皆超過四百萬元,位居榜首的技轉權利金收入超過一千五百萬元,晉身百萬級教授的人數超過廿人。
相關官員透露,原本績效排行榜詳列個人技轉收入及排名,但因有教授擔心會被查稅,也有人怕成歹徒恐嚇勒索對象,國科會基於保護學者立場,不再公布個入技轉收入排行
中國時報 2011/04/25 李宗祐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