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取自http://research.microsoft.com |
據報道,這個手持拍攝設備包括一個投影儀、數位相機、紅外攝影機和鐳射指示器。
通過投影儀,醫生可以直接把儲存在機器中的6類損傷影像放映在患者的皮膚上,讓病人直觀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危害程度。這些圖像包括皮下骨骼結構、肌肉組織、肌腱和神經組織。
然後,醫生通過照相機收錄病人的患病資料、記錄病人的治療過程,從而監督病人按要求進行適當的恢復性鍛鍊。
![]() |
圖片取自http://research.microsoft.com |
![]() |
圖片取自http://research.microsoft.com |
最後,醫生通過紅外攝影機和鐳射指示器把病人患病處的圖像畫下來,然後列印圖像,作為資料讓病人帶回家。
![]() | |||
(A)顯示病患患處的結構 (B)顯示解剖模型 (C)投射在牆壁上便於解說 圖片取自http://research.microsoft.com |
研究員表示,在很多慢性病患者中,有30%到50%的病人很容易過早地放棄治療。他們希望這個儀器能讓病人更好地參與治療。
使用過儀器輔助治療的志願者表示,通過這個設備他們能更好地參與疾病治療,並且更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的病情,比起傳統的治療方法,他們更認同該儀器的輔助功能。
該儀器將於在本週首先在溫哥華ACM CHI 2011亮相。
中國新聞網 2011/05/24
微軟研發/骨骼肌肉投影 虛擬透視助復健
美國微軟公司的附屬研究機構已研發出一套手持式影像投影系統,可將人體骨骼、肌肉組織影像直接投影到病患身上需要物理治療的對應部位,感覺就像直接「透視」皮下組織,協助醫病溝通,同時鼓勵他們完成物理治療療程。
這套由微軟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華盛頓州瑞德蒙院區研發的AnatOnMe系統包含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由一具微型投影機、網路攝影機、近紅外線相機組成,第二部分是類似一般雷射簡報器的紅外線雷射筆,再加上一些操控按鍵;這兩大部分都與一台筆記型電腦連線處理資訊。
研究人員將6個最常需要物理治療的人體部位影像儲存在這套系統中,醫師可根據治療需要,從系統圖庫中選出對應部位影像,投影在牆上、人體模型,或者患者身上需要治療的部位,利用這種「擴增實境」或「虛擬X光」方式,向病患解說傷勢影響。
醫師還可利用紅外線雷射筆,在患者身上的投影影像註記,然後用近紅外線相機拍下加了註記的投影影像,並可用攝影機拍下病患根據醫師要求做出的治療動作,或者雙方溝通過程,這些影像檔都將加入患者的病歷資料,也可將影像列印出來讓患者帶回家,讓他們能遵照醫師指示的動作復健。
研究人員指出,有30%到50%病患不按照醫師囑咐進行完整療程,是慢性病治療最大障礙之一,而醫病溝通是改善這種情況的重要因素。這份研究找來18名自願者測試,顯示將影像投影在人體或模型上,協助治療的效果比投影在牆上還好。
這套系統日前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2011年電腦人因工程研討會(CHI 2011)上發表。研究負責人之一卡爾森 (Amy Karlson) 說,試驗病患看到影像直接投影在他們的手臂、腿上時,驚嘆地說「覺得好像直接透視我的皮膚」,反應也很好,研究人員希望這套系統有助鼓勵病患完成療程,提高治療效果。
自由時報 2011/05/25 管淑平
相關連結
- A Virtual View beneath the Skin (MIT technology review)
- AnatOnMe: Doctor patient communication enhanced with new Microsoft device (Physorg)
- AnatOnMe: Facilitating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Using a Projection-Based Handheld Device (Microsoft research)
- I feel like I'm looking through my skin! Doctors' inside out gadget projects X-rays on to the skin (Daily Mai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