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原大學電子系教授兼電算中心主任張耀仁開設的電子領域服務學習課,與台北市立仁愛醫院精神障礙者就業服務組合作,在課程中帶領學生們設計科技輔具,藉此幫助精神障礙者順利重回職場。
張耀仁在五年前獲得國科會計畫委託,進行助人科技研究工作,開始參與身心障礙非營利組織。他表示,這一路走來,無論是學生,特別是自己,彷彿開啟另一個人生,本來以為人生就是教書,研究,論文,寒暑假,但總是無法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有了參與之後,加深對非營利組織的認識,尤其與身心障礙者的接觸更是給了自己全新的體驗與感受。
參與這堂課的學生們會被分配到研究室去,研究室主要是針對精神障礙者朋友設計一系列合適的科技輔具,這些科技輔具包含工作提醒系統和戶外走失偵測。因為精神障礙者常常會忘記下一步工作,因此設計工作提醒系統,利用PDA去提醒他們下一步工作。而在往返工作職場到家裡的路途中,精神障礙者可能會走錯路或搭錯車,因此設計戶外走失偵測,一樣是用PDA去偵測,記錄他們上班到回家的路線,一旦走失時系統會立刻發送簡訊給家長及老師,讓老師能盡快給予協助。
碩二生陳奕蒨表示,目前這兩樣輔具都還在測試階段,一開始是提供給台北仁愛醫院使用,現在台南啟智學校及高雄仁武特教學校也希望能使用,所以之後也會與台南啟智學校及高雄仁武特教學校合作。陳奕蒨說:「電子領域服務學習這門課,跟平常電子系的課程有很大的不同,不同於死板的教科書,而是我們學生透過專業知識與技能,去幫助弱勢族群,並從服務中學習更多。」
在研發輔具之前,會先作田野調查,讓學生們去與精神障礙者作直接接觸,觀察精神障礙者在庇護性職場工作時是否有遭遇不便之處,再讓學生們深入去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到輔具完成後會讓學生和精神障礙者先試用看看,再加以修正。
碩一生盧志展說:「服務不只是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透過服務可以不斷的充實自我,發現自己的優缺點。舉個例子來說,當在與精障者相處的過程中,如何與他們溝通就是一門學問,因為精障者的認知能力和一般人不一樣,必須透過反覆的溝通才能體會到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這時候如果沒有耐心的同學一定會耐不住性子,逐漸露出馬腳,像這種可以鍛鍊人格特質的學習,我想是很棒的體驗。」
生命力新聞 2011/06/13 張仟又
相關連結
張耀仁老師課程部落格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