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隔代家庭的斷層 喚起公益實物銀行的推行

 100年的祖父母節格外溫馨,台北南區家扶中心特別邀請孩子為平時任勞任怨的祖父母們盡些孝心,雖然是很小的幫祖父母們修剪指甲的動作,抱著反哺感恩之心用行動來體貼祖父母們並祝佳節愉快。因此,台北南區家扶中心趕在9月開學前募集社會大眾物資,減緩扶助家庭在開學前的經濟壓力,和數年來從不缺席的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共同合作,發放麵條、沙拉油、洗衣精等民生物資,共計430份。


 台北南區家扶中心扶幼委員宋武章表示,台北市目前扶助家庭約640戶,其中隔代教養家庭約占一成。隔代教養家庭面臨更多的挑戰,如體力、語言溝通、價值觀念差異、管教態度與技巧等問題。小翔阿嬤今年近六十,平時照顧因病導致全盲的阿公,還要撫養今年國小六年級的小翔,阿公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因此以彩劵行為生,由阿嬤經營;小翔阿嬤平時打理三餐,還要教育小翔功課,小翔阿嬤認為無法改變隔代家庭的事實,但是用心的照顧,期待改善小翔未來的生活。所以,小翔沒讓阿公阿嬤失望,學業表現很棒、個性乖巧,下課後就直接回家,不讓家人擔心,還會幫阿嬤分擔,照顧阿公,主動收碗筷、整理桌子。還有一位小純阿嬤在多年前失去兒子,留下一名小孫女讓阿嬤照顧,祖孫相依為命,阿嬤在市場當臨時工,一個月收入不到5000元,家庭生計相當清苦,就像超級佐賀阿嬤翻版;小純不僅在校成績優異,也喜歡踢足球,時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獲得很好的成績。

 小君阿嬤今年六十三歲,阿嬤的兒子觸法入獄,媳婦離家,留下二名孫子女小謙和小君讓阿嬤撫養,可是阿嬤多年前罹患肺腺癌,經過艱辛的化療之後,現階段仍需要回院追蹤,阿嬤卻不因為生病,而停止照顧小謙和小君,反而更珍惜與孫子相處的時間,今年孫子已經升上國中,個性變得獨立,這讓阿嬤感到辛慰。另一位阿嬤,原本擁有美好三代同堂的光景,但是兒子和媳婦相繼過世,阿嬤只好扛起四名孫子女的照顧責任,可是阿嬤有心臟病、不認識字,已經不能工作,只好依賴社會大眾的幫助,拉拔孫子長大。台北南區家扶中心陳美君主任表示,隔代教養家庭在知識教育與文化背景的落差,很容易落入雙重弱勢的循環裡,我們希望能夠藉由祖父母節,讓孫子幫助阿嬤剪指甲,感受阿嬤平時的不方便,剪完指甲之後,再幫阿嬤擦上護手霜,疼惜這些年來的辛苦,祖孫掌心的溫度,感染了在場所有人,不禁心疼阿公阿嬤過去六十幾年的日子。祖父母還要照顧孫子的生活起居,讓孩子能傳承中國傳統孝道,尊重長輩,延續父母親無法盡孝道的心,建構良好的家庭功能。

 全聯慶祥基金會張宜君執行秘書曾經為了幫忙送物資拜訪過家扶所幫助的家庭,才知道受幫助的孩子們總是隱身在都會區裡的巷弄,生活空間過度狹小、擁擠,就連客廳都成了儲物間,只有一小條通道,張執秘心疼阿嬤的故事,希望透過企業的力量,讓阿嬤能更簡便,因此發想出食物銀行的計畫,發揮企業優勢,加上行銷據點多,緊鄰社區住宅,因此在今年5月發行愛心福利卡,贈予台北南區家扶中心200張,每月享有500元購物金,讓弱勢家庭得以在社區中擁有貼近生活的實物銀行,省去了許多交通往來、貼近家庭生活所需,也避免過多同類型的物資重複,提供多樣選擇,也提升社會福利服務的多元型態,此舉相當符合都會區經濟弱勢家庭的需求,許多隔代教養、身心障礙者家庭、新住民家庭也因此受惠不少,這是愛心福利卡最大的優勢。不僅如此,台北南區家扶中心現在服務約有640戶家庭,仍有大部分的家庭需要幫助,全聯基金會仍盡力地帶來四百多份的物資,安慰幫助努力生活的弱勢家庭。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刻畫在這群由祖父母養大的孩子格外刻骨銘心…台北南區家扶中心藉由祖父母節,讓阿嬤ㄟ囝仔也能感受到家庭文化的傳承,雖然中間有些斷層,但仍能隨著時間慢慢堆砌,建立不缺憾的成長過程。家扶感謝全聯企業的愛心從不缺席、希望能拋磚引玉,期待更多的人一起投入社會公益關心隔代教養議題讓老弱皆能有所養。


中央日報 2011/08/25 閻光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