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軟體優勢 將慢慢淡化

今天的PC,處理器效能同樣發展到一個極致,我們看到一些公司的產品賣得很好,他們多半具有很強的軟體、內容能力,在硬體產品中提供很多看不見的價值在裡面。

「美國雙A」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最近氣勢如虹,似乎壓倒傳統PC廠商在硬體市場的主宰能力,但我認為要把眼光放長遠來看。


多媒體時代來臨,電影、音樂、電子書等各式內容走向數位化,一開始,軟體業者因為掌握內容(content) ,會占到一些優勢,但時間拉長,等大家能拿到的內容都差不多,軟體業者的優勢就會慢慢降下來、不再那麼顯著。

平板電腦並不是新產品或新概念,微軟、宏碁好多年前就合作推出過Tablet,但沒有成功,主要是時機問題,因為當時無線寬頻網路的環境不夠成熟。如今無線網路的頻寬或成本都十分普及,就像高速公路蓋好了,汽車、卡車、重型機車都可以開上來,車愈多愈好。

我不太認同「PC末日」的說法,我一直沒有那麼悲觀,PC產業雖然面臨洗牌,但汰弱留強,市場洗牌後留下來就是強者,如果是台灣內部自己洗牌那沒有關係。

現在科技產品低價化,不論外型、功能怎麼變,想到這件事,大家都會跑到台灣找,這是台灣30、40年來累積出的厚實基礎,不會那麼快被取代。重點在於,台灣是不是能一直排在優先順位。

這幾年蘋果所向披靡,很多人擔心可能對台灣「非蘋」供應鏈造成不利影響。我認為,長久來看,產業不太可能讓一家公司獨大,而且也不可能有一家公司一直不犯錯,重點是當蘋果一犯錯,台灣能夠最快遞補上來,韓國、中國大陸等其他競爭對手來勢洶洶,最後比氣長,台灣廠商必須要hold住。


經濟日報 2011/12/13 沈舉三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主任  曾仁凱採訪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