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老人僅年增0.2%/健保總額暴增 拿「老化」卸責

近年國內人口每年僅約以○.三%成長,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則以○.二%左右穩定增加,但是這兩者的醫療支出,每年的自然成長率卻高達一%到三%,人口增加與醫療花費之間看不出等號,衛生署卻將健保餘絀將破千億元的原因,推給人口成長及人口快速老化等。


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專家透露,健保總額一旦成長一%,就意味多了四十億的支出。事實上,就算人口老化理應會增加醫療支出,但花費也不會那麼驚人。最荒唐的是,去年這兩類的支出成長率竟然高達三.三六三%,健保總額光是這一塊,就足足多出了一百三十多億,請問台灣在九十八年的人口增加及人口老化有這麼嚴重嗎?

非協商因素去年多130餘億

健保自九十一年開始全面實施總額,總額包括了「非協商因素」及「協商因素」二大部分,其中「非協商因素」大多佔了總額一半以上,醫療支出的自然成長率會每年增加那麼高,是不是健保把「非協商因素」的成長率全都灌在醫療服務成本上?難道健保支出計算,只是為了要維持醫療產業生存,而非照顧民眾的醫療需求?

健保費用協定委員會主任委員(簡稱費協會主委)楊銘欽表示,人口老化在健保「非協商因素」中,主要是放在人口結構的改變當中,健保局會根據每一個年齡層所花的醫療費成長金額去算一個影響率,所以雖然人口老化增加率不是那麼高,但不代表其對醫療的支出就跟著低成長。

專家要求區分各年齡層費用

楊銘欽進一步指出,每增加一個老年人,就會增加一筆醫療支出,例如,王先生在六十三歲時,其每年的醫療支出假設是二萬元,但到了六十四歲時,就增加到二萬五千元,差了五千元再乘上總人數,累計金額就不小了。

而且,王先生一旦用到了癌症、洗腎、重大傷病或是慢性病的醫療照護,以洗腎為例,一年就要花掉六十萬元的洗腎費用,病情相似的人口一多,總花費就相當驚人。

楊銘欽說,老年人的醫療花費往往是一般人的數倍以上,尤其現在有了健保照護,老人慢性病及癌症餘命存活較過去延長許多,也間接造成健保財務的負擔。

學者專家則認為,健保局總是有各種理由,但是就無法精確列出數字供外界檢驗,例如各年齡層醫療費用支出究竟有多少?健保局理應有客觀數據可以跟外界說清楚,老人當中,又可分為「年輕老人」及「老老人」,不是每個老人都花一樣多的醫療費用。

學者質疑老人醫療支出被灌水

學者亦質疑,八十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醫療支出總是被估得很高,有灌水之嫌,如果老人的醫療支出真的那麼高,也是制度使然,例如一名老人早上到A醫院看病做檢查,下午又到B醫院看病做檢查,就算B醫院從健保IC卡上看到這名老人早上到A醫院看過病,也不會拒絕病患再就醫,醫療支出因而浮濫,政府不能總是將責任推給病患逛醫院。

2010/02/09 自由時報 記者魏怡嘉/調查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