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業最近掀起了鮭魚返鄉潮,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營運業務移轉回國內,最新的例子為重型機具製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該公司正考慮將部分海外重型設備的生產工作移回美國本土。
美國製造業將營運移回國內的趨勢,有助美國失業率的改善,而且也可能引發地方上爭取製造業設立生產據點的競爭。美國製造業鮭魚返鄉的趨勢逐漸增溫,因為美元走軟使得產品在海外生產,再進口至美國的成本提升。
此外,製造業者也打算由白宮的就業刺激方案中受益,並與美國供應商協商取得更低的價格,供應商在不景氣中飽受打擊,故願意接受較低的價格。
在經歷了10年快速的全球化發展後,經濟學家稱企業已發現了在海外生產的缺點,包括裝運成本、複雜的物流和品質問題,且政局不穩定或是智慧財產權遭竊,都可能帶來額外風險。
公共政策和經濟研究組織「製造商聯盟/ MAPI」的經濟學家華德曼(Cliff Waldman)表示,「如果企業想維持緊密的供應鏈系統,卻還要由上海搭16小時的飛機到俄亥俄州,的確很難達到該目標。」
卡特彼勒表示,若整合日本明石工廠和芝加哥附近工廠的生產作業,回美國設立新工廠,國內挖掘機的產量可望呈3倍成長。該公司尚未決定美國新工廠的據點。
美國奇異電子去年6月表示,公司計劃將中國部分熱水爐的生產工作移回美國肯塔基州工廠,預計於2011年開始實施。奇異發言人表示,依據2005年的勞工合約規定,新聘員工的時薪可由先前的將近20美元,降至13美元,此舉有助公司提升競爭力。
工商時報 2010/03/13 顏嘉南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