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一般人藉由豐富多元的工具與管道很容易可以取得所需要的資訊。然而,因為誤信廣告或受到詐騙而購買偽劣藥物或食品,導致破財傷身的事件還是時有所聞。這些事件檢討起來,固然可以部分歸責於主管機關的取締不力,但防患於未然的最根本關鍵,應該還是在於如何能讓民眾在種種外表包裝華麗、琳琅滿目的宣傳訊息中,分辨何者可信、何者需要存疑?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的因果關係。不過,有許多因果關係,譬如說,「氧氣有助燃作用」與「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等等,實際上是窮許多人的智慧與精神,歷經相當長時間的研究、演繹與歸納,才終於釐清其間的關聯性的,並不是因為已經那麼的耳熟能詳,就是天經地義的簡單常識。因此,對於在各種媒體上常常見到,諸如「某種萃取物有助於預防○○感染」或「某種機能性食品能增強XX能力」等等念起來似乎也蠻順口的宣傳語句,也絕對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實,這是首先需要讓社會大眾認知的。有了「不應輕易相信」的認知後,接下來,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確認訊息的真偽呢?答案就在所謂「實證醫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裡。
防範受騙買到偽藥
實證醫學是檢索醫學文獻之「證據力」的一種學識與工具;依「證據力」的強弱分為五個層級,有些層級又有幾個次分級。以某種新藥來說,如果經過了所謂「前瞻制控性隨機雙盲試驗」的檢核,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各有條件相當的許多病人)後,該藥的效能呈現出統計學上有意義的差異,我們說這種新藥有效,其「證據力」才是最充足的。而如果只是少數幾位病患現身說法或者是某一位醫師個人有限的診療經驗,雖然所講述的結果未必一定不能推廣應用於別人,但因為案例少,只是「巧合」的可能性很大,其「證據力」就相對較弱而必須存疑。
實證醫學如今已是醫療從業人員養成過程中的必修課程,但這些專業人員畢竟只是少數,幾乎是鋪天蓋地真偽不明的宣傳與廣告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容易就會讓沒有「證據」辨識能力的普羅大眾掉入無所不在的陷阱中。所以,杜絕不實醫藥相關產品行銷的釜底抽薪之計,就是在義務教育體系中增添這方面相關的課程或教材,而不只是形同「專利」式的讓少數人士在專業象牙塔裡面孤芳自賞。當然,社會大眾或許不需要了解太深奧的數理統計、各種臨床試驗模式與文獻檢索方法等等,但至少應該要有基本的「證據力」分級的概念。
事實上,實證醫學說穿了,就是大家相當熟悉「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之科學精神的具體呈現。只有在我們的基礎教育系統中強化科學精神的觀念與實踐,才有可能真正防範受到欺騙而購買偽劣藥物食品以至於破財傷身之事件的發生。
蘋果日報2010/06/24日 施壽全 馬偕醫院副院長
實證醫學(EBM,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