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高血壓 測中央動脈更準

中央動脈血壓能較準確預測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給藥效果,市面上卻無合適的血壓計可量測,台北榮總研究團隊發展出波形分析技術,製成晶片,透過產學合作研發出新型血壓計,量血壓時多得到一組中央動脈血壓數值,預計兩年內量產上市。


學術研究已經證實,靠近心臟的中央動脈血壓比傳統的周邊動脈血壓,更能準確預測未來心血管死亡率以及給藥效果,但目前沒有便於測量的血壓計,這項具有專利的新型血壓計,可望提供未來高血壓診斷與用藥治療更好依據。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鄭浩民研發的「利用普通血壓計估計中央動脈血壓的專利技術」,昨天在院內醫師節大會上獲頒醫療技術創新獎。他表示,既有血壓計測得的周邊動脈血壓,是中央動脈血壓波形放大的數值,一般來說年輕、血管較軟者,周邊動脈血壓值會比中央動脈血壓高出五至十毫米汞柱;但血管如果出現硬化,兩種血壓值的差距反而會縮小,不到五毫米汞柱。

北榮研究團隊曾在金門進行一千人的流行病學研究,分別測得中央動脈血壓與周邊動脈血壓值,十年後追蹤發現,中央動脈血壓值偏高者,預估心血管死亡率更準確;國外也曾進行一項高血壓藥物臨床試驗,發現兩種不同組合的降血壓藥,在周邊動脈血壓測量得到的降幅一致,但中央動脈血壓值卻顯示,鈣離子阻斷劑加上血管緊張素轉化←抑制劑,明顯較有效降低血壓。

鄭浩民指出,中央動脈血壓值更有利於疾病預測,因此歐洲高血壓醫學會早就建議將此數值列入參考,但目前要測得此血壓值很不方便,必須由專業人員操作昂貴的壓力記錄器,並將記錄的波形輸入電腦的轉換方程式才能計算,無法普及。

鄭浩民表示,既有血壓計得到的壓力震盪波形,其實就帶有中央動脈血壓的訊號,他與陳震寰教授據此發展出波形分析技術,透過校正、去除干擾的反射波,並經侵入性導管檢測方式加以比對,確認測得的中央動脈血壓值是準確的。

這項專利經與廠商合作,已經完成原型機製作、進入臨床驗證階段,鄭浩民指出,以後測量方法仍與現行相同,只是多出一組中央動脈血壓值。



人間福報 2010/11/5  張雅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