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科技,美麗泡沫或發展本質?

     廿二日顧爾德〈科技脫貧 只是美麗泡沫?〉一文,引用富山健太郎文章,提出科技是否能協助落後地區發展的質疑。但筆者以為,無論是顧爾德或是富山健太郎,似乎都只以「脫離貧窮(Poverty)」,來指稱所謂的ICT4D中的Development(發展),有其局限性,同時也忽略了無論是電腦或手機,科技在本質上,是能夠直接有益於發展。


     貧窮按字面解釋,是指「人類物質上的所需,包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服務的不足,這些不足有沒有改變、改善」,而在國際間的討論及作法,從五、六○年代,以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為主要對策,七○年代重於消除所謂的「絕對貧窮」,到了八○年代開始至今仍常受人批評的「結構調整」(Structural Adjustment)政策。

     直至九○年代,聯合國才以「人類發展報告」,提出代替七○年代的基本人類需求途徑,以「人類發展」的概念取代以往「降低貧窮」的想法。「人類發展」源自經濟學家沈恩(Amartya Sen)的「能力途徑」,能力是指「個人基於社會/經濟/個人資質所能達成的一連串代表存在及行動的選擇性機能,不限於資質能力,還包括對自己潛在機能所有的實現的自由」。循此途徑,不僅含括了貧窮的概念,也指稱除了物質之外其他人類的需求,並間接的導引出「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

     以此概念來看,與資通訊技術(ICT)的關係可以由以下二個層面來分析:一,溝通的本身,就是一種代表存在的行為,無論以電腦或手機,增進其交換資訊的能力,可以直接增進人類發展。二,交換資訊所衍生出來的利益,可以促進人類的選擇性機能,例如,若能以資通訊技術來作市場的資訊交換,可以協助相關人更有效的在市場中獲利,能直接提升個人的經濟能力。

     顧爾德或是富山健太郎,其實都僅專注於第二個層面討論,筆者於開發中國家的經驗,也直接驗證電腦在工具上的局限性;但不能否認的是,當今世上無數成功或不成功的電腦中心,其實在本質上是直接對人類發展有所助益的。

     如同富山健太郎在原文中提及「電腦/槍炮/工廠或民主都是威力強大的工具,但決定要如何使用的在於人」,電腦/手機或其他科技,其實無法改變人的發展意向,但純粹就工具而言,早於二○○五年《經濟學人》雜誌便以專文介紹,與其使用電腦,手機作為工具,實際上更有效。特別是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在價格及功能上,皆與小筆電或OLPC相似,操作手法相當直覺,大幅減少了學習的時間。

     無論如何,除了直接滿足人類溝通的需求外,如何以適當的手法及內容,配合可永續經營的模式,才是未來相關專案最須著力的重點。

中國時報 2010/11/24 馮瑞麒 任職於資訊工業策進會,曾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及越南執行數位落差專案

相關連結:科技脫貧 只是美麗泡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