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連氏基金會(Lien Foundation)今年七月公布「世界各國善終品質(quality of death)」評比結果,調查40國,台灣排名14,為亞洲第一,領先新加坡與日、韓。但台大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慶餘出席台灣醫學周指出,台灣的安寧緩和醫療服務,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陳慶餘表示,台灣「死亡品質」排名14,傲視亞洲,但不代表安寧緩和醫療制度已十分完善。台灣每年約有3萬多人因癌症過世,接受過安寧緩和照護的人,卻不到三分之一。根據國內調查資料顯示,80%病人希望能在家中往生,但實際在家中往生比率卻不到20%。
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張嘉芳指出,台灣人面對死亡,多採取「不聽、不說、不看」的態度,生前沒有和家人充分溝通,事先宣告自己選擇面對死亡的方式,因此造成「無法善終」的憾事。
她說,醫院和家屬間溝通也很重要。她舉例,有位阿公生前叮嚀家屬,他要在家裡過世,不需急救,但當他臨終時,家人卻慌了手腳,急急忙忙將阿公送到醫院,醫院開始急救,家屬才驚覺不對,阻止院方,醫院反問:「那你送過來幹嘛?」張嘉芳表示,醫院應和家屬充分溝通,了解當事者與家屬需求,給予適當指導,讓家屬協助親人在家中安靜走完全程。
陳慶餘說,無法如生前所願,善終於家裡的原因包括:家人無法應付瀕死症狀、當事人有突發急性症狀、事先沒有做好溝通等。很多人在家中突發嚴重症狀,家人不知道該怎麼應付,便急忙送到醫院,使患者無法在家中往生。
聯合報 2010/11/17 廖乙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