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台灣健保忽略的關鍵


台灣二代健保立法已經要進入三讀。這個衛生署楊志良署長極力遊說的法案,一直是媒體關注焦點。不僅因為楊志良從上任以來便積極推動,甚至數度以辭職顯示對二代健保法案的堅持;還因為這個法案既關係到台灣健保財務的健全,更涉及台灣每個人的利益。由於楊志良上任以來主動任事,而且很有原則性,是知名度很高的閣員,因此格外引起輿論重視。

台灣健保制度常常被宣揚為重大成就,是國際人士稱羨的對象。誠然,與美國相比,台灣的健保制度的確是值得驕傲的體系。然而,美國是擁抱資本主義的領頭羊,任何美國的制度無不刻下追逐利潤的印記。健康保險本來應該是一種社會福利制度,卻被美國轉化成營利活動。在營利的動機下,許多低收入者得不到合理的醫療照顧,大量的窮人甚至沒有參加健康保險。

更嚴重的,保險業者與醫療業者不可能熱衷於鼓吹預防衛生,不熱衷於如何確保民眾的健康。因為,民眾普遍健康少看病,醫院顧客少了營收就跟著減少;而醫院是健保業者的顧客,也不可能熱衷於預防性的保健活動,以免得罪自己直接的顧客。因此,倘若追求利潤是主要目的,資本主義的健保企業本質上就會與保護健康的終極目的相衝突。這是美國目前健保體系常受人詬病的根本原因。

台灣的健保體制雖然不像美國那麼以追求利潤為導向,但是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社會福利制度。社會福利的本質是通過國家稅收手段,進行財富或社會資源的再分配,以避免社會過度的不公平。目前實施的第一代這種財富轉移的幅度不強,健保費的計算傾向於不分貧富,人人平等。擬議中的第二代健保差別比較大,比較接近社會福利的方向。這是正確的一步。

但是健保的改革動機,原來卻是解決健保局的財務危機。台灣健保年年虧損,已經離破產不遠了。這是楊志良推動第二代健保的出發點。就這個目的而言,我們不認為目前的改革方案可以解決健保財務問題。只要醫療機構追逐利潤的目的不變,改變收費方式沒有辦法免除企業家的營利動機。

楊志良顯然也注意到這點,因此經常提出減少制度性浪費或檢舉舞弊。楊志良誠然認真拯救台灣健保體系的財務危機,這是值得喝彩的。但是,我們認為這些措施沒有辦法根除弊病。根本解決之道必須革除追求利潤的健保體系,回歸社會福利的制度。此外,更要重視公共衛生以及健康預防措施,才可以有效減少醫療的開支或浪費,並確保全民的健康,不分貧富。

台灣立報 2010/12/07 社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