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台商若不升級 恐成中國棋子

外資企業選擇中國投資設廠的主因,在於其境內的製造業享有低人工成本、低環境成本,與低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等低成本優勢。然而,隨著中國力求經濟轉型,各項生產成本的廉價優勢正逐漸消失中,若台商還只是盲目追求低工資、低成本等的投資環境,不思產業升級或更高的產品附加價值,恐將陷入危機之中。
近年來,中國政府為降低貧富與城鄉差距,加上欲增加國民的消費能力,以達到「外貿轉內銷」的政策目標,減少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要求企業不斷調高最低薪資的標準,光是去年共有三十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長幅度為二十二.八%,就以目前外來民工數量最多的東莞,製造業的平均月薪已達三千元人民幣,二線城市工資也達一千元左右,而金額只會愈來愈高。

中國缺工潮的原因包括有官方「開發大西部」的政策,增加基礎建設的開發,使得出外的民工得以就近工作。且中國政府近年來扶植農民,運用許多補貼政策使其所得提高,加深民工返鄉務農的意願。

此外,工廠為節省人事開銷,漸往工資水準低的中國西部城市移動,但非僅單一公司搬遷,而是整體上下游產業鏈的遷徙,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轉移到西部。

令人憂慮的是,中國長期實施一胎化政策,勞動力短缺的現象將逐漸浮現,勞力充沛程度不若從前,不少廠商即便提高工資也徵不到所需的工人,造成出貨延遲,新產品來不及上市。更甚者不敢接訂單,只能減產,即使全球經濟逐漸復甦,也無法受益。

在中國投資的台商須捫心自問,在人力、能源等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的狀況下,是只得被迫僱用素質下降的勞工,或一次又一次遷往更偏僻的內陸省份,徒增遷建成本,成為中國政府的政策棋子?還是回到生產成本比較穩定的國內,與產官學界共謀產業技術的升級,創造出更高的產品附加價值,增加自己的利基。

自由時報 2011/01/30 林毅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