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8歲工程師,每天至少騎一個小時自行車,持續三年多,罹患了「車把麻痺症候群」,醫師提醒長時間使用滑鼠或是電視遊樂器愛好者,甚至是輪椅使用者,都得特別當心。
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復健科陳柏宏主任表示,「過度使用性損傷」是一般復健科門診最常見的自行車運動傷害。根據統計,有 51% 的民眾,及高達 85% 的競賽型選手曾經經歷過因長期騎乘自行車導致的運動傷害,上肢發生運動傷害的比例是下肢的 2 倍。同時,有高達 70% 長距離自行車手曾經有過因神經壓迫導致手麻的症狀。
「車把麻痺症候群」(Handlebar palsy syndrome),也就是腕關節處尺神經(Ulnar nerve)病變,是一種單車族常見的疾病。症狀包括手部精細動作變得笨拙,以及手掌內側的感覺變得遲鈍或有刺痛感。
除了單車族外,手持器械技工、長時間使用滑鼠、電視遊樂器愛好者及長期使用輪椅者,都是「車把麻痺症候群」好發族群。
而「車把麻痺症候群」發生的致病原因及發生比例包括:腱鞘囊腫(8.7%)、過度使用性損傷(23.5%)、骨折或脫臼(13.1%)、挫傷(10.3%)及尺動脈疾病(8.1%)。
一旦確定是「車把麻痺症候群」後,建議以保守治療為主,一定要暫停原先的重複性壓力,多休息;再配合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與手腕副木。如果有造成骨折或脫臼需要手術治療。「車把麻痺症候群」是一種預後十分良好的疾病,非手術治療患者通常一至三個月可以恢復正常工作及運動。
陳主任說,如果患者想要恢復騎乘自行車的運動,建議調整騎乘姿勢,上半身不要過度前傾,導致手腕壓力過大。
中廣 2011/01/11 劉怡伶
註:滑鼠因為手腕背曲(wrist extension)頻繁更易引發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影響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引起腕部、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麻痛。當然最好的緩解方法就是 少碰滑鼠 多休息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