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預計3月底完成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並送立院審查,為長照十年政策建立法制基礎,提供穩定的資源。台大公共論壇21日舉辦「推動長照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座談會,邀請學者提出研究觀察和建議方向。
觀念跟不上實際脈動
長照政策邁入第4年,學者認為台灣長照體系人力資源不足、過度依靠外籍看護,提供的服務不夠多元,資源整合尚待加強,如要建全長照體系,政府必須投入更多心力。
擁有12年社工服務經驗的廖小姐直言,台灣把需要長期照顧的對象視為沒有價值的人;照顧者則是低階勞動者,這樣的觀念讓台灣對長期照顧制度缺乏想像,對於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是一種折磨。
據統計,目前台灣失能人口約有44萬8千人,以每年5%的增加比計算,5年後將有90萬失能人口需照顧。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表示,雖然台灣已邁入老齡化社會,照護需求量大增,但供給面卻相當稀少,一旦家中出現需長期照護的親屬,就會影響整個家庭,失能者影響的人口超過180萬人。
台灣照護人力短缺,頂多只有5千名照顧者;機構照顧僅能提供8萬個床位;居家護理和服務才只有2、3萬人力,這個缺口由外籍看護補足,目前台灣約有18.2萬外籍看護,協助台灣照顧失能者的生活起居。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表示,台灣暫時無法停止外籍看護提供服務,政府打算進行專業訓練,提升照顧品質。
台灣沒有社福政策
社工廖小姐直言,照護服務不只是生理上的照顧,還有心理上的照顧,並非單純提供勞動照顧案主即可。她強調政府只想依靠便宜勞動力填補長照人力需求,顯示政府把這些被照顧者視為沒有價值的人。
台灣長期照護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單一,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吳淑瓊指出,歐美國家已發展出消費者導向的服務系統,包括:居家服務模式、社區服務模式和機構服務模式。台灣不論在居家和社區服務上,所能提供的服務方案並不多。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表示,區域資源不平等,機構品質參差不齊,價格落差從每個月1萬到6萬不等,是目前台灣長照面臨的問題。
廖小姐認為,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社會福利政策,許多「社會福利」都是變相撒錢綁樁,「以老人年金為例,政府一個月給健康老人6千元,卻沒把資源花在需要照顧的老人身上。」台灣社會福利政策定位不清,沒人知道社福體系究竟是國家提供的服務,還是民間市場供應的商品,社福機關是弱勢單位,導致台灣有錢人才有辦法享受到好福利。
社工職場停滯無進步
在台灣社工員即使考到證照、成立事務所,卻無法承接政府的委託案,因為政府部門只願意和大型慈善團體合作。廖小姐指出,整個社福市場被幾個民間組織聯合壟斷,他們一方面壓榨社工員;一方面讓整個市場缺乏競爭,無法進步。
廖小姐表示,社會不支持實務工作人員,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勞動條件過差,結果大多數社工系畢業的學生只想進入工作條件穩定的公部門,但公部門的社福單位較少提供實務服務,這是台灣社福人力資源不足的結構性問題。
她感慨以台灣這樣邁入老齡化的社會而言,長期照顧體系一旦建全,可以創造相當多就業機會,因為它不只涉及照顧,也包括醫療等其他細緻的工作項目,但政府寧願花大把鈔票去搞一個沒有任何經濟效益的建設,還宣稱那是國家重大投資,卻不願意好好關注社會福利產業。
台灣立報 2011/03/21 呂苡榕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