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五年五百億 造成學術沉淪

五年五百億的目的是用錢買學術的卓越,教育部卻從沒想過:這些錢只會砸壞學術風氣,鼓勵資源的無效利用。

劍橋大學的工程系有一百多位教師,好幾位皇家學院院士,主編數十份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但是建築物古老擁擠,裡面都是違章建築,空間不夠用,到處都是用簡單夾板隔出來的樓中樓。冬天暖氣不足,老師學生都是穿著厚毛衣在做研究,我這來自亞熱帶的人則是穿著厚外套加厚圍巾在做研究。電腦教室裡有一台主機和數百台跟主機連線的PC,包括一堆70年代的Apple I當作終端機使用,所有研究生和大學部學生共用這些設備。資訊與控制組十幾位教師和一百多位博士生共用一台雷射印表機,只有要送出去發表的論文才用雷射印表機,其他草稿用最古老的印表機列印在再生紙上(兩面列印)。好窮?你搞錯了!她有一個全世界最頂級的風洞實驗室,和一個小而美的風洞實驗室,全系共用,研究生全部按登記次序去使用。她們把所有的資源用在刀口上,沒一分錢浪費。大學部學生跟研究生享有資源的機會是公平而不同,差別在能力。要用風洞,需要經過考試,證明你有能力使用,就可以開始登記;要用大風洞,提出研究計劃,說明為何非用大風洞不可,理由充分就可以用,不管你是誰的學生,不管你幾年級。
學術創新是建立在世代累積與傳承的基礎上,劍橋教授退休時都會留下他們經驗累積的實驗設備與書籍,代代相承地交給年輕學者去繼續經營與擴充。名校是八百年智慧的累積,而非全憑用錢買來的英雄。

獎勵濫用反傷學術

回頭看台灣,每個老師一個專屬實驗室,每一個實驗室一台雷射印表機,全系沒有共用的大型研究設備。跟到學閥的學生用好設備,跟到菜鳥老師的只能用爛設備(或沒設備)。有些設備發表完論文就閒置經年,沒人在用,甚至連操作手冊都不見了。教授退休什麼也沒留下來,實驗室徹底清空等待一個新人重起爐灶,學術成果無法累積也無法傳承。教授群對資源使用的無效率,背後卻是國家獎勵制度在誤導。

國科會與正教授分級制只獎勵個人研究成果,而不獎勵群組的研究成果,所以所有經費被用來擴張個人版圖,而不是用來改善整個系總體資源的有效應用;所有資源被用來生產個人論文,而不是用來培養學生;教育部補助經費在辦法上說是「補助大學教學設備」,在系務會議被改成「補助大學與研究所教學設備」,在系裡經費分配時被改為「補助與大學部或研究所教學有關之設備」,在拿到錢的人手上變成「開一學期課來應付審查,一學期後變成教師個人專屬設備」。

劍橋大學圖書館是個寶庫,藏書量之多不用提,保存數百年的手稿、手工書更是寶貝。進去書庫裡面嚇我一跳:空間不夠用,一層樓被格成三層,進書庫要彎腰,半蹲才能移動身體。我看的是哲學書,左邊是英文,右邊是一堆我看不懂的文字,只知道好像有拉丁文、法文、德文、俄文(或希臘文),以及一堆不知道是什麼「碗糕」的文字。

蓋圖書館卻無藏書

對比下,台灣的大學圖書館窗明几淨,空間寬敞,連書庫都這樣。我們喜歡蓋房子,不喜歡藏書。因為主計處的經費編制就是這樣!建築一棟棟地拆,新樓一棟棟地蓋,沒有歷史,沒有累積,沒有傳承,只有個人的名利、野心和成敗。

不當的制度鼓勵,培養人的自私,壓抑人的善意。假如教育部與國科會不願意認真面對各種獎勵制度對學術風氣的傷害,錢砸愈多,學術將愈沉淪。


蘋果日報 2011/ 05/23 彭明輝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教授、英國劍橋大學控制工程博士

相關聯結
這樣子的一流大學?呸!呸!呸!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