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台灣不缺軟體好手 缺賈伯斯

     在台灣電子產業環境,主流思考就是硬體「俗又大碗」,這套在不需要傷腦筋應用程式的PC產業還行得通,但當Android陣營推出平板電腦開發的作業系統Honeycomb,面臨應用程式不足、消費者購買意願不強時,只有硬體規劃能力的台灣PC業者,除了試圖殺低價錢求生路之外,就沒有其他招可以用。

     面對空有一台高效能的平板電腦硬體、卻找不到也寫不出合適的應用軟體,充分反映台灣電子產業不僅「無頭」(關鍵零組件全靠進口)、也「無腦」(軟體)的現實面,更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台灣雖然軟體工程師不夠多、但不乏好手,但是卻沒有看得見未來的領航者。

     台灣有的,大多是只會跟著大廠腳步做產品開發的PC業者,這些公司為了證明自己有創新能力,便把工程師開發出來的各種功能,不論對消費者來說實用與否,一股腦地全裝在新品中。

     以蘋果來說,蘋果的研發人員素質不會比台灣業者差,研發人員開發出來的新功能也不會比台灣公司少,更不用說美國專利商標局網站三天兩頭就有蘋果又獲得投影機、觸控螢幕、手勢操作等各種新專利,但業界卻流傳著一個故事,蘋果執行長賈伯斯每天在公司做的決策,不是要在iPhone、iPad、iPod上多加哪些新功能,而是從軟體、軟硬整合、市場需求角度,決定不要放哪些新功能。

     吃著Wintel奶水長大的台灣PC業者,對於何謂軟體已經所知有限,現在不僅要重新了解什麼是軟體,隨著Wintel在未來的行動通訊與行動運算產業式微,多數還得重新學習如何定義消費者想要的應用,而不是跟著大廠腳步推出類似但價錢較低的新產品。

     所以台灣不僅缺軟體人才數量,更缺的其實是一個賈伯斯。

工商時報 2011/05/11 吳筱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