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重新檢視資訊硬體產業發展瓶頸

本地產業對於蘋果推出的iPad,已經到了極度焦慮的程度。本地關於蘋果有不少討論,以往的焦點大致上集中在工業設計、軟體開發,似乎這才是台灣硬體製造業,在轉型時的重要參考。

這樣的討論幾乎已經成為慣性。最近的例子發生在上週,宏碁前任執行長在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透露離職前夕的細節,由於部分內容提到「面對xPad挑戰」時的策略抉擇,再次引發討論。媒體在注意上市公司的內部紛爭時,再度按照慣性把討論焦點朝向軟體、設計。依照慣例,接下來將會有不少的「深度報導」,繼續神化蘋果的能力,然後,將焦點集中在「科技從業人員應該培養設計素養、軟體開發能力」上。

然而,軟體、工業設計是假議題。這是媒體在面對產業的瓶頸時,下意識、習慣性的忽略策略制訂的失誤,而將責任轉嫁到員工身上,似乎,管理階層不需咎責,只要員工強化競爭力就足以逆轉困境。

這一波平板電腦發展對於台灣電子資訊產業所造成的挑戰,主要是來自於策略面。蘋果的產品規劃策略就是將電子產品打造成精品,這是歐美時尚業最弱的一環。但是,在同一時間,這個策略的最大問題在於:電子產品是現代主義興起後,最近才冒出的產品類型,儘管在現實存在著使用需求,但使用者終究是少數,從商業角度而言,這類產品很容易被歸類「利基性商品」,然而被大眾消費的洪流所淹沒。

蘋果對於此困境的因應方式,就是化被動為主動,延續蘋果電腦的經驗全力拉抬聲勢,對其他廠商形成壓力後,逼他們自己掉入陷阱。iPad是個簡單的玩具,不適合公務使用,因此,廠商要以同類產品應戰,產品規劃就要強化差異性,而差異性通常來自於多增加功能,其結果就是,眾廠商的平板產品開始向筆記型電腦靠攏,而擠壓到原有產品的定位、生存空間。最佳的狀態就是,蘋果以外的資訊產品業者,將面臨兩難:不推出產品應戰就會失去平板產品的發展空間(庸俗的業界術語叫藍海策略)、推出產品應戰的結果卻可能削弱電腦的銷售。

這是個精細的策略規劃。對於蘋果而言,策略的考量對象,不只是眾多資訊硬體廠商,而是處於產業最上游的微處理器業者,如英特爾等。電腦的微處理器是英特爾的主要產品,蘋果的盤算在於,電腦廠商大舉向平板產品轉向時,每個產品內部都需要一個處理器,這會迫使英特爾朝向一個他們不擅長、不熟悉的產品類型發展,而會迫使最上游的寡佔業者出手抑制這個趨勢,對於有意朝向平板產品開發的業者,形成壓力。

這樣的兩難局面、緊張關係,早有前例。華碩在數年前推出小型筆記型電腦,是其中的典型。一個看似新穎、有創意的產品類型,最終卻因為擠壓到正規筆記型電腦的銷售,而陷入「產品越賣、公司策略越困難」的瓶頸,英特爾等微處理器業者,也為了產品線劃分不容易而頭痛不已。

從事後的角度來看,蘋果的策略顯然奏效。包括台灣廠商在內的資訊硬體業者,都被蘋果的策略拖著走。部分廠商推出類似產品應戰,有的廠商則強化軟體的能力。然而,無論是哪一種回應策略,基本上都沒有超出蘋果原先的規劃。這並不是蘋果內部有什麼超人、無敵的團隊,因為,只要稍稍回顧資訊產品開發史,就會發現,蘋果所犯的策略失誤並不算少,犯錯在所難免,只要「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可以了。

唯一可嘆的是,台灣的媒體為了替這個產業發展困境尋找代罪羔羊,於是輕易的把問題歸咎於工業設計、軟體整合能力,而沒有意識到,當前的困境是來自於產業策略失誤,並非來自於產業技術、能力。嚴格說來,任何產業都有它的不足之處,但是,不足之處並不等於弱點、缺點。


台灣立報  2011/05/18 社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