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國文倒退嚕 教團籲恢復時數

台灣學生國文程度逐年退步,連公務員也別字連篇,教育部不思補救之道卻還希望在10年內把國小英語教育向下延伸到小學一年級。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憂心,未來的台灣小孩不知道自己是哪國人。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4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改變過度強調英語的心態,重視國語文教育,提高國文課堂數,增加古文比例至6成5、高中國文課時數固定為6節課、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恢復為必修課程。

英語下猛藥 國文越刪越少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行秘書李素貞表示,過去九五暫綱將古文比例從65%銳減為45%,課程也減為4節課。3年前,教育部重聘召集人、委員,準備重修國文課綱,但修出來的版本卻是古文比例恢復65%,但範文比例降至30篇,比例上仍少於45%,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痛批這根本是和稀泥。

國文課程時數越來越少,李素真擔心以前國小國文課每週有10節,現在只剩5節;國中以前有7節,現在剩6節。時間不足讓老師光是趕課就忙昏頭,哪有時間好好講解課文。

公務員也錯字連篇

教育部打算增列預算讓英語教育從國小一年級做起,李素真直言,這根本是得了英語恐慌症。

她指出,忽視國文教育的後果,導致公務人員也寫錯別字,「究辦」寫成「就辦」、「倖免」寫成「幸免」,而這種錯字連篇的公文,居然還大剌剌地貼在公共場所。

桃園高中退休教師趙寶珠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孩子必須透過母語教育來培養價值觀,但國文時數一直受限,「以前一篇論語、孟子可以講上一堂課,慢慢將文章解釋清楚,現在光是翻譯就沒時間了,根本談不到義理」。

趙寶珠感嘆,學習古文不只是讓學生了解內容,而是要理解文章內涵,這些理解會在學生人生的某些時刻,與自身的生命經驗相結合。當學生懂得過往聖人面對危難時如何自處,他們才能學會遇到危機時,如何保持高尚的人格,以優雅的姿態來面對一切。

不僅要看懂 更要會「閱讀」

雖然教育部打算將文化教材列為必選,然而,不少年輕老師對於四書怎麼教感到相當煩惱,外界也擔心四書列為必選會排擠其他課程。作家張曉風認為,這都是技術問題,交給教育部來決定,經典對學生人格的助益是不容質疑的。

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劉源俊直言,國文教育受到忽視,顯示目前搞教育政策的,都是教育行政人員,根本不懂「教育」。他強調,國文不只是教會學生看懂課文,更要教導學生如何「閱讀」。

台灣考試愛考選擇題,是導致學生創造力受限的元凶。劉源俊痛批台灣最愛模仿美國,但卻只學了半套,美國雖然考試考選擇題,但平常測驗有許多申論、寫作報告的機會。

劉源俊直言,真正應該檢討的是總綱,但是總綱修訂卻被既得利益者把持,使得學生淪為最大的受害者。
 
台灣立報  2011/05/05  呂苡榕


國文沒學好 英文也好不了



搶救國文聯盟昨天表示,國文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國文沒學好,英語也很難學好,但受課綱限制,國文授課時數減少,除影響教學,學生學習效果也打折扣,希望教育部重新修訂課綱。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昨天上午舉行「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記者會」,會中邀請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的陽明大學教授張曉風、前桃園高中教務主任趙寶珠、執行秘書李素真出席。

張曉風表示,不只台灣地區,包括大陸和華人地區的華文程度普遍低落令人憂慮;但現在大陸已打算開始彌補,例如出版各種版本的論語,印尼、菲律賓等國家也慢慢恢復與華文的接觸。

張曉風說,教育部最近打算將文化教材列為必選,雖對恢復四書教學有共識感到高興,但對不少年輕老師煩惱四書怎麼教感到憂慮;至於外界擔心四書列必選會排擠其他課程,她認為這都是技術問題,時數交由教育部決定,但這些典籍的確對學生人格教育養成有助益。

東吳大學教授劉源俊指出,二○○九年台灣學生國際閱讀評比表現大幅退步,顯示國文教育退步是不爭的事實,而教育當局降低國文授課時數、用選擇題來評量也導致國文退步;國文應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國文沒學好,英文也學不好,但在課綱限制時數下,國文授課時數就受到壓縮。

趙寶珠表示,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應該靠母語,不是第二外語,但現在國文教育受忽略,時數減少,使得原本能引述和深入文章的程度也受限,除教師教學受影響,學生學習效果也會打折扣。

李素真表示,受到課程綱要時數限制,國文課時數減少,教師很難帶領學生,像公務人員甚至一些公告都有很多錯別字,國文程度的低落更令人憂心。

台灣新生報  2011/05/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