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資源回收系統經常讓旅居德國的外國人感到困惑,德國家家戶戶整理的垃圾分類有紙類、玻璃、塑膠袋、廚餘和一般垃圾等。
在牙買加出生的紐約人特奈爾(Dennis Turner)到柏林生活26年,2年前開了一間牙買加餐廳,他說:「我已經習慣了,這是一件好事。」
不過,仍有一些物品讓初到德國的民眾不知該如何是好,例如上蠟的紙牛奶盒,應該投到收集紙類的藍色桶子,還是塑膠類的黃色桶子?或應該歸類於一般垃圾?
其實答案很簡單,根據柏林公共管理機構BSR 的發言人圖米勒(Sabine Thümler)回答:「牛奶盒和所謂的利樂包如果有綠點(Green-Dot)回收標誌,就是屬於黃色桶子。」
環保搶第一
德國有歐洲最高的垃圾回收率,最近又出現了新的桶子。德國政府正在實施新的資源回收管理制度,以增加回收率和符合歐盟法令標準。其中有一部份法令建議,增設另一只橘色桶子(Orange Box),專門回收非包裝類的塑膠和金屬,如:老舊的鍋子和破損的玩具。一般居民如果要丟棄這類垃圾,必須到鄰近的回收站。
柏林從今年開始率先使用橘色桶子,圖米勒說:「初步測試從2009年開始,反應很成功,人們很快就理解什麼應該丟到這個桶子。我們使用很多圖案標示,所以無關乎你說哪一種語言。」
德國再生原料和回收協會(BVSE)的藍奇(Jörg Lacher)表示,如果橘色桶子也和藍色、黃色桶子一起擺放在低樓層的垃圾集中處,對市民來說就更便利了。這個協會是私人回收廢棄物管理公司的代表。
根據目前正在起草新法令,電器用品仍然沒有被納入規範,但民眾卻有回收的需求,因為大部分電器都含有危害物質,不過最終法案可能不會對此有所修正。
環境保護部修正這項法令的主要目標,是為了鼓勵德國回收系統的永續性,並提升回收效益,況且商業公司早已認可部分可回收物的既有價值。
柏林的牙買加餐廳就會回收廢棄的食用油,以每公升1.6歐元(約新台幣68元)的價格賣給私人業者,特奈爾說:「公司當然可以再把油賣出去,從中獲取更大利益。」
其他像是金屬和可回收物資也有業者進行回收,儘管獲利不高。圖米勒認為,回收市場注定會變動,她補充說,金融風暴時期的紙類回收價暴跌就是一個實例。
這項法令得經過德國聯邦議院(German Bundestag)通過,目前已進行至納稅人代表和私人企業共同協商法令內部細節的階段。
恐圖利私人企業
一些社區擔心,新法頒佈後將導致回收物資留入特定私人企業,卻以公共經費進行回收。在瓦倫多夫(Warendorf)屬於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的地方黨派認為,這是一項「特殊利益法」,專門優惠私人回收管理業者。
根據BVSE統計,新法令實施後,每人每年回收的物資量會增加7公斤。藍奇說:「如果這7公斤這麼值錢,為什麼現在還會焚燒它?重點是比以前回收更多物資應該要由公司通過公開競爭招標,聘僱員工來從事這些工作。」BVES指出,這項法令事實上是會遏止回收業者的惡性競爭,提供他們公共回收設施是一種法律保護。
BSR反駁了BVES的說法,「那是無稽之談,根本沒有法律保護,公共回收設施本來就必須站在支援位置,而且應該要有可靠的回收服務,需要完整規劃和適當經費。」
圖米勒表示,資源從回收到丟棄的管理過程並非獲利生意,但橘色桶子收集塑膠和金屬並不會改變從事回收的動力,她說:「整體看來,回收並非經濟而是生態的概念。」
新法提高回收率
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2009年德國回收48%的城市垃圾和18%的廚餘。
新的法令將會把數據堆高,估計到2020年會有65%的家戶垃圾和70%的建築廢棄物進入回收再利用系統。
公共回收設施將會提供回收垃圾的裝置,草案中規劃在2016年時,一組完整的回收桶組有5只垃圾桶,分別是紙類、玻璃、廚餘、包裝物以及非包裝類的塑膠與金屬。
台灣立報 2011/05/05 陳玫伶
相關連結
German recycling system gets an overhaul (the Local)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