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不錯的合作夥伴”不請自來:職業專利買家”為何出沒中國大學校園

    漂洋過海而來的“職業專利買家”在中國發現了一方樂土——大學校園;在中國教授們的創新才智和成果的低轉化率之間,他們找到了機會。記者調查發現,中國在近幾年已成為亞洲重要的專利輸出國。
   
絡繹不絕的訪客
   
    儘管“職業專利買家”在別的不少國家名聲不好,遭到的批評越來越多,卻被中國的大學和教授們看作“不錯的合作夥伴”。
   
    之所以叫“職業專利買家”,是因為這類機構買專利,卻從沒打算自己拿來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那買了幹啥?這裡面似有一眼難看透的名堂。
   
    “高智發明”是其中最有名、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一家。這家美國公司成立於2000年,2007年開始拓展亞洲業務,2008年底進入中國。“高智”中國區的一位高層告訴記者,他們在中國的起步並不比在日本、南韓、印度早,但進展很快。
   
    據此人透露,最近兩年,“高智”在中國大學裏已接觸過的技術超過1000項,經過篩選,它把看中的技術以“國際專利”的形式收入囊中,成為其“知識產權資產”。目前,在這家公司的“庫存”中,中國已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專利來源。
   
    曾有專家預言,“高智發明”的成功會產生“示範效應”。果然說中。多家高校負責科技成果轉化的人士告訴記者,最近一兩年,前來尋求“專利合作”的外國公司絡繹不絕,既有美國的,也有歐洲和亞洲的。
   
    這些公司雖然在國外不時陷入爭議,但在國內,卻有個“友善”的環境。有些公司的高層是國際科技界的翹楚,甚至是諾獎得主或美國科學院院士,在學術活動中,他們與國內教授結識,之後便有了牽線搭橋,公司被引薦給中國大學的校方。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此類公司在中國的拓展重點,是專利申請量排名前20位的高校。調查顯示,這20所高校的專利申請量約佔全國高校的40%。
   
全球獨家買斷專利
   
    要詳細了解“職業專利買家”的行事方式,難度很大。在國外,它們向來以不透明著稱。以“高智發明”為例,它會要求合作方簽下一份嚴格的保密協議,不僅禁止透露合同細節,有時甚至規定連“高智”二字都不能提及。因此被採訪的有關高校和知情人都不願具名。
   
    記者從國內某高校了解到,這所大學去年起與“高智”合作,首批簽約的教授有近20位。對方提供的合作模式是“起步費+獎金+分成”。
   
    經學校組織,教授們向“高智”提交簡歷;只要通過初選,不必提供任何發明,“高智”就先支付1萬美元。之後,入選的教授詳細撰寫一份技術設想報告,如果能在報告中萃取出有價值的創新點,“高智”就拿去申請國際專利,併為每個專利向教授支付2萬美元。“高智”承諾,專利如果今後被它授權給第三方,還將向發明人支付約17%分成費。在另一所與“高智”簽約的高校,記者了解到的合作模式與之類似。
   
    實際上,“高智”在國內購買的還不是專利,而是比專利更原始的“點子”;當日後形成專利,發明人是教授,專利權歸學校(因為是職務發明),但“高智”將得到全球獨家許可。這等於是買斷了專利——除非高校自己辦公司將它付諸應用,但一般情況下,大學不會這麼做。
   
    “高智”聲稱,它為一個專利付出的成本遠不止幾萬美元,所有的專利申請費、維持費和推廣費,都要它來負責。之所以只買“點子”,而不是現成的專利,是因為中國高校自己弄的專利申請水準不高,保護力度不夠,會影響專利的價值。
   
“警惕”和“謹慎”因何而起?
   
    教授們對“高智”有好感,順理成章。據了解,在“高智”為專利支付的數萬美元中,除去學校抽取的少量管理費,其餘全都能用作教授的課題費。可以說,除了“機會成本”,教授們無需付出其他代價。而在中國,高校的科技成果普遍轉化難,因此,教授們不覺得自己的專利未來會有更好的實現價值的機會——“機會成本”大可忽略不計。
   
    有調查表明,國內高校的專利真正能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與發達國家的70%相去甚遠。而且,高校申請的專利,延續的“壽命”一般都不長:在專利申請量前20位高校中,最長的不過6年,平均是3年半,這與專利20年的法定保護期相比,差距巨大。
   
    一位和“高智”簽了約的教授告訴記者,此前他申請過近20項專利,但從未轉化,更談不上收益。因為政府提供的專利資助只涵蓋專利通過審批後的前3年,之後他就要自掏腰包來維持延續其“壽命”,為此他停繳了一些專利的維持費,這等於放棄專利(為什麼高校專利的平均壽命只有3.5年,恐怕這就是原因)。“高智”的出現讓他“看到了曙光”。這位教授坦言,他並不指望專利授權給第三方時自己能拿到17%分成費之類,主要看當下到手的收益。他對第一年的合作很滿意,願意長期參與。
   
    除了教授們,國內高校對“高智”等公司持支援態度的不乏其人。
   
    但事情很可能沒那麼簡單。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提醒,“職業專利買家”背景複雜,值得警惕。
   
    又據說,目前日韓等國對“高智”等公司的活動已嚴加防範;而“高智”中國區的那位高層也承認,他們在日韓的進展不如中國,因為那裏的大學“更謹慎”。
   
    “警惕”和“謹慎”,因何而起?

文匯報 2011/07/21 張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