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不要相信專利炒作!

以45億美元天價出售的北電(Nortel)專利,在業界引發了喧然大波,各種有關專利泡沫化,以及此一交易是否對未來科技創新和就業機會帶來影響的討論不斷。許多評論都認同,北電的專利交易,是眾多企業開始憑藉專利資產來獲利,因而衍生的專利活動的其中一部份。如果這確實是新的趨勢,那麼,或許這個產業即將重演既有市場被新進者打亂的歷史。


1980年代,日本企業開始主導 DRAM產業,並分別與德州儀器(TI)、IBM、摩托羅拉(Motorola)和其他致力於專利實行(patent enforcement)的主要DRAM供應商接洽。而後,在半導體產業的各個領域中,便不斷上演著專利衝突,以及藉由收購進軍其他領域,並因此導致廣泛交叉授權的戲碼。

過去幾年來,類似的情況也在智慧手機領域上演──蘋果(Apple)和Google無疑已經打亂了既有手機供應商的秩序。由於匯聚了大量技術,智慧手機的專利版圖更加錯綜複雜,包括相機、GPS、地圖軟體、觸控螢幕、音樂播放器、視訊串流,以及來自全球各地的軟體應用程式,都分別與從無線電到天線以及其他相關連接標準(如UMTS、藍牙、WiMAX、HSDPA、802.11)等應用進行了整合。今天的‘智慧手機’已成為匯聚所有行動功能和應用的單一裝置,因此,可以想見這種小型裝置上將搭載極大量的IP。

相較之下,新加入這個市場的企業,都必須急起直追,以趕上早已建立專利地位的早期進入者,這也導致企業在做出‘購買或自行開發’(buy-versus-build)的決策時,會以時間和所擁有的資源作為主要考量。當一家企業的營收成長超越其開發自有專利的速度時,一直到其內部的專利開發能迎頭趕上為止,企業都會面臨必須自外購入專利的壓力。

一組專利的市場價格,主要取決於該專利所針對的市場規模和競爭力等因素。然而,專利價值的基礎,是建立於潛在的侵權行為之上。如果在過去、現在或未來,都沒有檢測到侵權行為,那麼該專利交易的價值基本上是零。專利是一種排他性的權利,專利持有人可授權給侵權者,而侵權的證據,便是投資者進行價值評估的依據。如果沒有發生任何侵權行為,那麼這些專利便沒有任何價值(更不用說專利泡沫化了)。

以下幾項因素,是UBM TechInsights為何認為北電應被視為一項真正的特例:


  1. 整件事是一椿破產拍賣的結果:在正常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家希望保持競爭力的高科技公司,會放棄北電這樣的專利組合。因為這樣做可能會削弱一家公司保護其銷售通路的能力,而且很對不起股東。科技業者需要IP來保護其開發的產品,同時,若競爭對手們在專利和授權方面展開合作,那麼企業就更加需要IP來和對手們進行協商了。但此次事件是屬於不常見的情況。
  2. 整個行動通訊產業正處於轉型期:我們每天都能聽到4G行動設備問世的訊息,為了支援更高速的行動寬頻應用,整個行動產業正在從3G系統快速朝4G轉移。許多電信業者都競相推出WiMAX和LTE這兩種平台,這些即將問世的‘先進’版本,其基礎發展藍圖都是由國際電信聯盟(ITU)所制定的。總而言之,業界對於未來4G所需的專利重視程度正在日益升高。
  3. 北電網路的專利涉及了新興的無線通訊標準:北電的6,000項專利中,大約有2,000個‘品質良好’;另外有60個被認為是‘鑽石’級的專利(這是用3%為高價值產品組合的經驗法則來推估)。由於北電的IP與現行的新興4G蜂巢式通訊標準──LTE有高度關聯,因此不難看出為何北電的專利組合被業公認為極有價值。這些專利組合中,可能包含了許多LTE標準必不可少的重要項目,因此造就了其每個專利系列值8位數以上的高價。這種專利流入市場是非常罕見的,而一次有多達60個專利可供收集,更是前所未有。

即使北電網路的銷售是一個特例,但對標準普爾(S&P) 500來說,其無形資產市值已經從過去35年來粗估約佔20%劇升至超過80%。因此,董事會理應關注這種不斷發展的資產類別,而且要求這種無形資產必須能像任何其他資產一樣帶來回報。要憑藉著知識產權獲得回報,就需要具備高度凝聚力的專利策略,以及良好的執行能力,以便在整個IP生命週期中建立適當的專利地位、使用專利來保護企業,並透過各種管道為專利資產定價。

企業必須瞭解自己的業務走向,而且必須有能力因應當前和未來的需求,去改造自有的專利組合,這將讓企業擁有更強大的優勢。深入瞭解當前擁有的專利組合,將能讓決策者得知企業仍有哪些方面的專利漏洞需要補強,以便做出正確的相應收購決策。更主動的管理專利,將可確保專利組合可支援公司業務發展的需求。

本文作者Mike McLean是UBM TechInsights的智財權暨專業服務副總裁;Art Monk是UBM TechInsights美國專利經紀副總裁。

電子工程專輯 2011/08/16 Joy Teng

 相關連結
Viewpoint: Don't believe the patent sale hype (EETim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