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於今年開始推動「補助學者提升國際影響力試辦方案」,目的是透過計劃補助,鼓勵國內學者進入國際學術領導圈,如擔任學術組織的執行委員,或知名學術期刊的編輯。細究其規劃與作法,此一方案又是一個毫無效益的政策。
此方案的目的在鼓勵學界於重要學術組織或期刊扮演重要角色, 希望藉此帶動台灣學術界和國際的接軌,不僅能增加台灣學術研究的國際能見度,也可以帶進國際上較前沿的研究議題。但這些目的可以透過計劃補助達成嗎?恐怕多數人心中都會存疑。計劃補助扮演的是促成最後一里路的功能。一個研究構想,可能因為經費不足,因此沒有好的設備,缺乏資料,或無研究助理幫忙,導致計劃無法執行,此時計劃補助就能適時扮演關鍵助力,讓研究構想得以落實。
但參與國際學術組織或期刊,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豈是透過計劃補助可以達成的。當學者在特定領域有傑出的研究成果,能力足以評斷同儕研究好壞,若加上溝通能力好,縱使沒有花錢宣揚,也容易受到學術組織或期刊的邀請,成為其中的決策成員。更何況方案中的許多作法,如補助學者參與國際學術會議,籌辦國際學術會議,或補助國外學者來台費用,過去都已存在許多補助管道,因此就算這些作法能發揮效果,也不需另外提出新方案增加新的補助名目。
針對各國發展與政府效能的研究顯示,資訊越封閉,大眾越無法了解的政策,其藏污納垢的程度就越大。因此,國防預算的貪污浪費遠超過公共工程,造橋鋪路的弊端又多過教育政策。因為一般人很難掌握一艘軍艦到底該值十億還是二十億,軍購弊案也就層出不窮。
少數人主導太狹隘
相對而言,教育措施較容易受一般民眾的監督,如教學硬體設備是否該更新,教材設計是否合理,都能聽到學生和家長的不同聲音。科技政策因為專業分工和其複雜性,逐漸脫離了一般人的了解,一旦圈子又封閉,無法廣泛接納不同的意見,計劃草率浪費公帑等弊端就不免產生。
國科會近一年來許多爭議性政策,受到輿論以及本身學術界的批評。如去年8月通過實施的獎勵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方案,因為過於倉卒與不夠公開,留才的美意沒達成,在許多學校反而被批評淪為行政主管自肥的方案。而最近許多學界同仁投書輿論指出,國科會因為編列過多經費於國家型科技計劃,導致自主性研究計劃經費減少。國家型計劃由少數人主導,一旦這些由上而下的計劃過於狹隘,將嚴重阻礙整體科技的進步。
提升學術界的國際影響力或留住人才與國家競爭力息息相關,但怎麼作,需更仔細規劃。甚至需摒棄非得花錢的心態,制度法規可以檢討改進的地方比比皆是。到處撒錢,浪費預算不說,若造成學界浪費精神人力在這些獎勵補助的競逐上,恐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蘋果日報 2011/ 08/23 吳世英 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