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板產業一片虧損的氣氛之下,元太今年卻異軍突起,營收、獲利可望雙雙創下新高;以目前六十多元的股價,也讓元太成為面板股王。相較於其他面板廠慘不忍睹的股價,元太的高獲利、高股價吸引了不少人才投靠,從當年的人才搖籃,搖身一變成為現在的人才磁鐵。
全球電子紙市占9成的元太科技,卻是出身於傳統紙業永豐餘集團。紙業龍頭永豐餘在19年前跨足電子產業,還是台灣TFT LCD面板產業的先驅。不過這個高資本支出的產業,讓元太足足虧了11年,面臨人才流失、銀彈耗盡的窘境。元太也被戲稱是面板界的搖籃,只要有新面板廠成立,元太就會流失一大批人,更是培養出不少面板廠一線主管。
不同於其他面板廠發展大尺寸面板業務,元太在2003年轉型專注於中小尺寸面板,終於首度賺錢,不過好光景只維持了兩年,卻又因為友達、奇美電等大廠切入,又陷入流血競價。「這一戰給我的教訓是,要拉高技術門檻,才能讓同業追不上。」劉思誠表示,既然拚生產拚不過人家,我們就設法找一個別人不做的產品,當初大廠覺得電子書市場太小,我們就決定逆向壓寶在電子紙上。
2005年元太買下飛利浦電子紙顯示器部門,取得電子紙關鍵技術,2007年併購韓國Hydis,不僅取得元太一直不足的產能,還得到現在最夯的FFS廣視角技術。2009年更是斥資70億元併購電子紙關鍵材料供應商E Ink,串起了電子紙完整的供應鏈,同時把技術差距拉大到2年以上。
劉思誠說,我們確立了公司定位為「一家技術公司,但又具備製造能力」,不做重大的資本支出,專注在技術投資,以維持技術領先。他強調,公司不會有大的資本支出用於擴產,而是以技術為核心。現在元太在美國的E Ink子公司有350人,全數都是研發人才,主要是做基礎研究,而台灣的研發中心則是以製程開發為主軸。今年元太還會擴大召募優秀的研發人才,劉思誠笑說,我們現在對人才有吸引力了!元太歷經兩次轉型、3次併購,從單純的面板廠變身為掌握有核心技術的電子紙供應商,公司搖身一變成為具有高成長、高獲利的人才磁鐵。
工商時報 2011/10/10 袁顥庭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