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聯合新聞網財經產業高齡化社會座談-高齡化社會銀髮族的健康對策

高齡化社會銀髮族的健康對策:經濟日報副總編輯于趾琴



經濟日報2008.05.02 記錄:吳涎祿
主題:高齡化社會銀髮族的健康對策
議題:
一、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政府有那些具體政策協助、推動銀髮產業,發展、落實產業技術流通、應用或加值之服務。
二、關心銀髮族「行」的權益,政府及業界要如何合作,整合資源,研發更人性化的多功能輔具,提供更方便的行動輔具租賃服務。
三、為及時反應或解決銀髮族身心狀況,政府及業界如何善用科技,發展遠距照護服務。
四、為降低扶養壓力,減少社會問題,如何結合健保及壽險,規劃長期照護保險制度。
主辦單位:外貿協會/台灣銀髮族協會/經濟日報
主持人:經濟日報副總編輯于趾琴
引言人:外貿協會展覽處副處長洪銘欽、台灣銀髮族協會理事長呂世光
隨著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增快,老人照護已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特別是失能老人的長期照護及行動問題,都需要各界關注,投入資源。希望藉由這場座談會,說明官方的政策、學術界有那些資源、企業界如何研究發展,以及需要那些支援。
健 保已面臨很大的財富問題,長期醫療照護再納入的話,負擔會更重。新當選的馬總統承諾四年內要實施醫療險,這是一個機會,值得審慎規劃投入。十年長照計劃雖 有800多億,但平均到每一年,其實費用不多,主要是希望藉由政府帶頭,帶動整合企業投入資源,在十年內將長期照護事業建立起來。老人在增加,需求在增 加,雖然民間及政府都有在做,但感覺仍未發展起來,銀髮照護是社會保險福利重要的一環,如何協助業者發展獲利、商業模式,政府責無旁貸,我們對此有高度的 期待。台灣的醫療及科技產業已有相當的基礎,透過與政府資源緊密結合,及大家的努力,銀髮照護事業一定可以開花結果。

有效運用老人照護資源:外貿協會展覽處副處長洪銘欽

外 貿協會推廣產業發展不遺餘力,從早期出口到現在雙向交流,持續投注各項資源。台灣在WTO的數據中,是僅次於日本,全球人口老化速度第二快的,加上醫療科 技的發達,壽命延長,老人安養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貿協著重在產業面,希望藉由舉辦展覽,建立平台,能產生社會、法規、制度面的探討,導引政府資源的投 入,包括人才的培養、社會福利保險的加入等。也經由產業座談會,凝聚整合各方意見,提供政府參考。
目前國內的 電子及醫療產業發達,加上生化產業是現階段的發展重點,結合這個三個產業的力量,一定可以在老人醫療照護方面,提供長足的資源及技術,讓老人照護有機會發 展成為重要的產業。也希望藉由專家學者的探討,提供政府建立制度面的良策,及業界獲利的營運模式,讓老人照護的資源更有效運用及分配。

建立老人照護保險制度:台灣銀髮族協會理事長呂世光

非 常感謝外貿協會提供平台,讓業界與政府有溝通的管道。台灣銀髮族協會雖僅有一千多人,但我們有信心在年底前達到一萬人的規模。在美國同樣的組織有 3,900萬人,日本有1,600萬人,使得政府不得不重視他們的意見,也藉由雙邊互動,使得政策能充分照顧到老人。我們希望透過貿協提供的平台,加上業 界開發,並整合銀髮族各個團體的力量,共為銀髮族,也為自己的未來努力。
520之後,新政府的目標要將台灣建設為銀髮族的理想國,推動更多的福利措施,除國民年金外,更要建立老人照護保險,並推動老人照護產業成為明星產業。我們深切期許,不是「要有好的老人福利,先搞好經濟」,而是「照顧好老人,年輕人才能安心拚經濟」。

結合科技、照護與補助:內政部社會司專門委員陳素春

台 灣人口高齡化的速度讓人很擔心,政府有許多政策早就在做,87年推家庭老人安養服務方案、91年推出照顧服務產業發展專案,宣導社區長期照護資源,及訓練 失業勞工成為照顧老人的勞動力。在預防醫療方面,推出社區照顧發展據點,目前已有1,590個點。接下來要加強內容的部分,在大溫暖福利套案中老人照護的 部分有十年長期照護計劃、國民年金、以及國家級的研究中心。再來重點放在照護服務層面上,讓產業結合科技,使老人照護能更妥善。因應將來的老人未定會進入 機構,加上消費能力強,對於科技的接受度也高,政府政策是鼓勵業界研發,結合科技與照護,在執行上則提供補助。
政 府長照計劃「行」的部分,補助重度失能者交通運用,每個月四次,每趟190元,以來回計算每月至少1,500元以上。地方政府可以與業者結合,善用轄區內 的資源,參照業者研發的技術及設備,將補助的費用妥善運用,發揮最大功效。在輔具補助方面,協助地方政府成立輔具資源中心,做好回收、租賃、維修、諮詢等 工作,結合民間資源,希望能發展出以老人為主體的輔具系統。此外,也會注意民眾的需求,責成地方政府做好規劃執行,處理輔具的購買及無障礙設施的建置。
政府對於輔助原則是經濟部技術處、工業局來協助處理,做好基礎建設,再完善後續系統。至於財源是透過稅收、獨立或與健保合併,必須要與各部門協調溝通,而保險是可長可久,但必須審慎規劃因應。

以稅收來支應長照保險: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吳玉琴

在94 年的調查數據中顯示,老人生活起居有障礙者約占12.63%,其中有82.9%是在上下樓梯,其次是洗澡及室內走動,顯示行動自主在輔具的需求中占有很大 部分。但目前輔具的重點是放在身心障礙上,因為受限於輔助標準,也影響到產業的發展。可規劃老人輔具車到民間加強宣導,提供老人及其家屬輔具的諮詢與服 務。老人生活輔具的市場大於身障者,如果能分流出來,是值得規劃、發展的。
遠距照護部分,在林萬億教授高齡化 社會調查結果顯示,國人使用智慧型居家科技仍以溝通及娛樂為主,緊急求救設施及環境安全偵測通報比率較低。45~64歲人口對於居家保全的需求超過三分之 一,65歲以上的人口則對醫療照護的資訊科技輔助占23.2%。政府投入相當多的經費研發遠距照護,但應考量民眾的付費能力,量產的可能性及價格能否大眾 化,應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長期照護保險應屬於具強制性的社會保險,財源是一個問題,台灣是否結合健保,是個選 項,現階段宜以稅收來支應。未來,配合十年長照計劃,建構居家式、社區式的服務體系,包括設施及人力的普及,並考量老人經濟條件普遍不佳的狀況,提早投保 年齡,或是增加商業保險分攤風險。再經過三、四年的實施情形,再來考量修正,才能在開辦保險時,讓失能者得到照顧,照顧服務資源完善到各個地區。

提供外商發展經驗:台灣康舒妥公司總經理尹政

台 灣康舒妥是從英國來,從事遠距照護方案的外商公司,很榮幸也很願意,與台灣同業及官方分享50幾年的經驗,提供solution及技術、通訊的規格。在台 灣有1,000多位老人使用我們的系統,公司今年進入第51年,已有1萬多個項目的sensor及process,未來將協助整合社福體系,透過科技輔具 及回應方式的分析,找出適合台灣的營運模式,讓老人能得到相對的服務及照顧。並持續在台灣投資,說服集團針對台灣採購下單,為台灣經濟成長貢獻己力。
地 方政府補助的正常維持,業者經費補助的資格認定,品質的維繫,關心偏遠地區弱勢族群的照顧,預算補助集中火力且及時到位等,這些都是政府必須努力的。政府 可以建立以台灣為亞太中心營運模式,將經驗推廣到國際,因為台灣有IT 產業高科技的優勢,高普及的通訊平台,以及純熟的觀念。長照事業需要政府提倡、支持,民間積極投入,才會有機會。

IT產業整合很重要新光健康管理公司總經理洪清福

新 光健康管理公司是從新光醫院的預防醫學所衍生而來,著重在重大疾病如癌症、腦中風、心臟病等預防的高階健康檢查,但我們覺得不夠,必須再往下延伸。有疾病 的人需要健康管理,做了管理後發現,IT產業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且國內尚未真正形成Business Model,值得業界努力。
失 能的人尚未進入到醫療院所、養老院或安養院,才需要更多的支持。政府必須發展社區照顧體系,強化社區中心概念。當然不能每一種事情都由政府來出錢,政府長 期出錢不是辦法,延伸到後面,就要把保險放進去,而且從年輕開始就做長期規劃,因為國民年金的保障實在不足,一定要有子女幫助,或本身積蓄做規劃。
長照及安養如果要納入保險,必須要分等級,政府提供陽春麵,牛肉則給業者(商業保險)來提供,政府的財力獲得舒緩,業者也有獲利空間。

跨產業的研討 整合資源:經濟部技術處專門委員甘薇璣

因 應人口結構老化的趨勢及老年人口的照顧需求,經濟部在推U-care計劃時,發現業者各自研發技術及各種解決方案,但銀髮照護服務是一個細緻的工程,因而 提出跨產業的研討,整合資源,提升效率。95 年第一階段有12家業者提出補助申請,因為案子的大小不同,補助的金額也不同,希望透過不同業者的整合,針對老人照護的需求,能提更好、更人性化的服務。 96年的重點在於慢性病,對於慢性病管理及老人身心靈方面,能有更多資源的投入。
第二階段有12件規劃案,政 府提供經費供其進行深入研究,在其中幾個案子有不錯的應用模式,例如透過簡單的監測,可以讓老人在家裡自主檢查,資訊發送到平台後,再由專業人員判斷是否 要進入醫療端,另外也有送餐服務、用藥資訊,還有提供老人尋根的服務等創新的Business Model,加強服務細緻化及深入化。
如 果將健康照護當成是產業來看,供需及營利是重點所在,政府業界科專的補助重點在於除了基礎技術的研發,更引導業者必須了解客戶在那裡,如何建立收費機制, 提供差異化的服務。老人對於科技接受度不高,所以計劃的執行必須考量老人的行為模式、流程的設計、服務人員的訓練,以及責任分配等細節。

做好輔具租賃服務:金屬中心區域研發處副處長劉偉中

高 科技高功能的輔具,確實可提高銀髮族生活的獨立性及自主性,只可惜這些高功能的輔具價格昂貴,造成購買上的障礙。金屬中心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計劃的支 持下,推動多元化輔具服務運作模式,輔具除了購買之外,還可以透過租賃、先租後買及二手交易等多元化的服務。建立輔具租賃及後勤補給體系,促進更多民間業 者資源的投入,來服務整個市場。
輔具租賃的服務要做得好,軟體及硬體都很重要。最大的願景是希望能此一營運及服務的模式,能成功複製到海外。今年下半年業者就會成立聯盟,做輔具租賃方面的服務,也希望能有與公部門對話的機制,及社會福利團體有很好的互動。
製 造業服務化是趨勢,智慧型的輔具要朝愈用愈健康的積極面發展,減輕照護者的負擔。在工業設計上,加入科技化、人性化的元素,表現出流行性、時尚性,突破不 願意使用的困境。金屬中心有簡單創新計劃,成立體驗區,讓不同族群的人來使用了解,藉由這個平台做為討論基礎的依據。

遠距照護須本地化:南開技術學院醫療器材中心主任黃啟瑞

南開技術學院醫療器材產業中心是教育部成立的40個技術研發中心,針對器材研發唯一的單位,主軸是遠距照護及智慧型輔具研發,整合銀髮族福祉科技及照護服務模式。今年與秀傳醫院做一個先期的規劃案,思考中南部弱勢族群如何照顧,包括人身安全及健康照護等。
遠 距照護必須要本地化,並與系統整合。現階段,透過產學合作方式,執行政府的學界科專及業界科專。至於需求在那裡,目前台灣在推動的各項計劃都以補助的方 式,依國外經驗,長期依靠補助是很難存活的,因為銀髮族習慣補助後,後端的收費機制就很難起來,市場雖大,但實際的需求在那裡必須深入探討。
個 人建議可以透過電視台,每天固定時段播出,介紹健康照護的科技、管理自己健康、如何正確飲食及運動、居家如何保護自身安全,如何預防疾病、如何用藥、協助 身心靈成長、國民年金如何使用等。如果每月每人支付在500元以下,他們或者是子女都會願意付的。當老人為自己的健康願意付出,整個遠距照護的產業才起得 來。

加強輔具使用觀念:內政部多功能輔具中心主任李淑貞

國際輔具科技分類標準系統已引進台灣,也通過經濟部的行政程序,很快就會公告。其中個人醫療輔具、個人行動輔具、居家輔具、溝通資訊輔具及休閒輔具,是值得開發的。
針 對國人對輔助科技資訊的缺乏,多功能輔具中心開發多種推廣活動及教育課程,矯正大眾將健康產業窄化到醫療及個人行動的觀念,並提升如何讓專業人員的認知。 政府每年花在輔具的補助金額有數億元,但因棄用高造成資源浪費,由專業人員品質把關,提供真正的需求,矯正高金額、高科技輔具是最好的錯誤觀念,其實有很 多一般的輔具對於老年人的照護是很有幫助的。
輔具使用端的需求如果出來,供應端的發展就會無限。參照身心障礙 輔具發展的經驗,輔具的取得必須經過鑑定及需求評估,並加強橫向連繫,做好資源整合,提供單一窗口服務,才是解決之道。此外,加強各縣市長照中心的專員對 於輔具科技專業的了解,提升訓練教育內容,對長照計劃的成功是有幫助的,多功能輔具中心願意提供這方面的協助。

醫療運輸 用預付卡:寶貝心公司總經理沈秀珠

寶貝心是從事福祉椅、福祉車製造的公司,與台大合作今年進入第六年,主要重點在「運輸」這塊領域。因為行動輔具的補助大都設定在殘障者,老人雖然有老人年 金,但金額太少,政府的補助費用不可能無限上綱,復康巴士雖接受補助,但因其受普遍性、服務的時間及區域性的限制,加上各縣市互相支援不足,以致真正的效 果並沒有發揮。如果能夠將此補助預算,適度轉移到計程車來,就可以有24小時方便的服務。
從保險來看醫療運 輸,建議可以用預付卡方式,如儲值100萬元,隨著每次的使用逐次遞減,從計程車的普及就可以補足這塊區域。再來要讓計程車變成變成福祉車,駕駛員必須經 過特殊訓練,建立認證制度,那麼在馬路上跑的,就有許多的急救員,這也是社會資源可以運用的部分。老人也有很多行動不便的,這塊區域並沒有真正被關照到, 運用計程車是一個可以建立的制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