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身障、行動不便長者交通服務,中央與地方政府推出復康與長照巴士服務。不過,近日卻傳出,地方政府積欠與遲付業者相關經費高達七千多萬元,尤以台北市、桃園縣政府,更拖延付款半年以上、欠款累積高達五千多萬;讓承攬業務業者大呼「吃不消」,表示政府單位這種付款方式,「還有哪個業者敢做?」
內政部長江宜樺得知此事後十分驚訝,他表示,地方政府有各自的施政優先順序,在預算分配使用上也有行政自主權,中央只能在每年度作預算考核時,監督是否專款專用,他會請社會司去了解情況,要求改進。
目前全台廿三個縣市多有自辦與委辦復康、長照巴士服務;不過,由於地方政府人力與資金不足,通常會對外招標,委託民間業者辦理,簽約時間從兩個月到四年不等,而付款時間多為一到三月一次。目前主要業者僅三到四家,包括承攬七成以上的台灣租車公司(E—GO)、伊甸、育成等。
E—GO公司總經理徐浩源表示,目前公司分別承攬了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高雄縣、屏東縣及台東縣業務,公司其實無意獨大,而是情勢演變讓他們「騎虎難下」。
他指出,地方政府預算核銷流程過慢,或將預算挪用至其他地方,造成延遲付款的情況嚴重,許多規模較小、資本額少、現金流量不足的小型業者,根本不敢承攬這些業務,只好在得標後放棄,轉請E—GO接手。
徐浩源指出,復康或長照巴士規格特殊,需要從國外進口,投資成本不菲,平均購置一輛需要一百萬到一百八十五萬元;雖然政府每年每車補助近百萬元,但是扣除保養與人事費用,根本沒有盈餘,甚至還會虧損。
日前該公司因為苦等不到地方政府撥款,只好尋求立委協助,希望能在公司年度會計結帳前拿到錢。
民進黨立委陳節如表示,日前考察時就發現地方政府挪用社福預算的情況頻繁;造成許多承攬政府社福業務的民間業者苦等不到錢。她表示,由於民間業者擔心得罪地方政府之後無法再拿到案子,即便多次反應後仍收不到錢,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但她也擔心,地方政府此種付款方式,反而會讓經營復康與長照的業者生態變得十分畸形,讓業者即便有心經營,也做不下去。
中國時報 2011/01/23 管婺媛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