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你背了幾個老人?


 哲學家培根說:「青年人善於行動而不善於謀劃,老年人對於經驗範圍內的事雖可駕輕就熟,但卻有顧慮過久,冒險太少,反悔太快的毛病。」歲月的增長不僅使人們的思想及體力產生變化,同時也會改變勞動市場、經濟社會的生態。

 社會是由各世代的人們所組成,有小孩子、有青年人、有老年人,各世代經濟及觀念的差異直接影響婚育率,數十年後便會改變社會人口的分佈。二戰結束後各國老年人很少,新生兒很多,戰後六十多年的今天,昔日的小孩皆已邁入耳順之年,日本、德國、義大利的老年人口(65歲以上)比重已逾20%,西班牙、英國、法國、瑞士、瑞典也逾15%,皆已進入高齡社會。

 
 日本老人人口達2成

 
 日本與巴西的人口都超過一億,但兩國的人口結構差異很大,日本有22.7%是老年人,而巴西的老年人口只占6.1%,人口結構的差異除了會影響一國的經濟活力、消費動能及世代間的經濟負擔之外,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勞動市場的人力供給。

 
 像巴西這樣一個生育率高、年輕人多的社會,每年滿15歲進入勞動市場的人多,屆齡退休的人少,人力供給豐沛;而像日本生育率低,老年人多的社會,每年屆齡退休的人口扶搖直上,勞動力自然日漸吃緊。

 
 日本早年勞動力充沛,勞動力占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勞參率)長期在70%的水準,至1985年以後,隨著老年人口比重接連升逾一成、兩成,日本的勞參率一路由63%降至60%,去年已降至59.6%。

 
 「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意思是勞動力愈多,則民生經濟富足,當勞參率升高,就會有這個四海昇平的榮景,但如果勞參率下滑,那就變成了「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生產的重擔將壓在少數人肩上,非但衝擊當下的經濟,還會影響世代間的生產與分配。

 
 台灣勞動率一直降

 
 台灣目前老年人口的比重雖僅10.7%,但我們的勞參率早已降至58%,比日本目前的勞參率還低。估計台灣的老年人口比重六年後將升至14%,屆時台灣的勞參率將會降到什麼水準?實難想像。而當民國114年老年人口升至目前日本這個水準時,台灣的經濟又當如何?

 
 經濟預測經常不準,但人口估計是依生命表推計,這是一個漫長但可確知的未來,是一個嚴肅但一直被忽視問題,對於四年一任的民選總統,頻頻改組的內閣,哪有空認真看待這個問題?

 
 日本的情況已非常明顯,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如今勞參率已跌破60%,政府債務占GDP已逾200%,相較日本,台灣的勞參率、政府債務如今已堪慮,來日豈不更堪憂?

  • 依聯合國對高齡社會三階段定義,當65歲以上人口比重達到7%即屬「高齡化社會」,升至14%即進入「高齡社會」,進一步升至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台灣將於民國114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 勞參率是指15歲以上民間人口中勞動力所占的比率,長期以來,台灣25~44歲青壯年的勞參率都在80%以上,少年人及老年人由於求學、退休,勞參率都低於10%。

 工商時報   2011/02/13 于國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