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英開發非侵入式血管成像術 可提前發現心臟疾病


一個由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和蘭索斯醫療成像公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共同開發出了一種非侵入式醫療成像技術。該技術可確定患者動脈斑塊位置,為包括心臟病和中風在內的心血管類疾病的診治提供了便利。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醫學》雜誌上。

目前臨床上普遍採用的侵入式檢查方法都不能獲得動脈壁的清晰影像(例如X射線檢查),也無法發現動脈壁破損風險(例如血管內超聲檢查)。而新研究借助一種被稱為彈性蛋白磁性共振造影劑(ESMA)的藥劑,可通過非侵入式方法在心血管病患者出現症狀前發現患病風險。

這項由英國心臟基金會資助的研究歷時兩年,已在小鼠動脈斑塊檢測上獲得了成功。成像原理是利用非侵入式、無輻射的核磁共振成像(MRI)來使動脈壁上豐富的彈性蛋白成像。其步驟是:首先將造影劑通過靜脈輸入血管,然後再通過核磁共振對血管網路進行成像,整個過程無需侵入式檢測,也不必接觸任何有害輻射。由於在動脈斑塊周圍的彈性蛋白會有顯著的增生現象,因此通過ESMA技術,這些位於動脈壁上的病變將無處遁形。

負責該項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雷內·波特納說,這項研究極具潛力,相信它很快就能走出實驗室在臨床上獲得應用。雖然這期間還有不少工作需要完成,但這項技術將為患者在X射線檢查以及其他侵入式檢查方式之外提供一種新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患者減少了風險。在ESMA檢查之外,如能結合病史以及吸煙、高膽固醇等危險因素的評估,醫生將能為心血管病患者的病情作出更為準確的診斷,從而讓心臟病和中風在出現症狀之前就被發現。同時它還將為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提供便利。
 
科技日報 2011/03/22 王小龍

相關連結
New artery imaging technique (Phys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