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聯勸:募款透明 接受檢驗

     紅十字會撥付日本賑災款衍生爭議,許多民眾對公益團體信心動搖,聯合勸募協會呼籲各勸募單位「說清楚、講明白」,讓組織與勸募作業皆透明化。紅十字會已強調,所有善款與本息都會挹注災區,另將強化公開徵信;慈濟基金會昨亦表示,七月中旬會公布完整的日本賑災款支用計畫。

     慈濟基金會對日賑災已募得十三億新台幣,僅次於紅十字會。慈濟發言人何日生指出,慈濟發動卅九國的慈濟人募集愛心,六月中旬結束募款後,依法須在一個月內向內政部呈報募款所得與支用計畫,屆時也會對大眾公布。

     何日生強調,慈濟人進入東日本災區進行關懷、發放物資,現階段的緊急救援內容均即時公布在慈濟網站上,「目前不會一一換算支出了多少金額,慈濟先做再說,民眾關心的是我們做了什麼、發了多少毛毯與香積飯。」

     民間團體國際人道救援行動的模式不盡相同,慈濟直接到災區參與重建。

     何日生說,許多到第一線的慈濟志工,自己就是捐款人,透過服務更清楚善款被如何支配,他認為這是「捐款透明化的另一個層次」。

     內政部社會司司長黃碧霞說,公益團體發起勸募,必須依公益勸募條例提出申請,並於募款結束後將捐款所得公開徵信,所有善款執行完畢後,需將成果報告、支出明細報主管機關備查。

     但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理事長鄭信真指出,許多救援專案長達數年,等所有款項執行完畢後才對大眾公布,民眾對議題的關心度早就「冷掉了」,建議政府修法,要求大筆的勸募款項每季將收支狀況公開徵信。

     民間發起公益團體自律聯盟,自二○○五年成立以來,目前有一百二十多個團體加入,主動公布歷年的財報與工作報告,供民眾查閱。但仍有部分大型社團尚未加入,包括慈濟。

     何日生受訪時表示,他不清楚該聯盟的性質,慈濟會再研究看看。

     紅十字會、聯合勸募協會等團體,一項救援專案可能長達三到六年,為強化徵信每周年提出一份責信報告。聯勸秘書長周文珍說,公益團體本身有建立「公益典範」的使命,力求責信與透明,接受社會檢驗。


中國時報 2011/04/11 朱芳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