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的土地面積是五都之冠,若以人口計算則位居第二,僅次於新北市,但縣市合併以來高雄市的人口不升反降,且人口結構日趨老化,長期而言恐將衝擊城市競爭力。
市府主計處曾針對高雄縣市合併後的人口消長進行分析,預測民國一百零二年時達到最高峰,人口達兩百七十八.七萬人,此後人口將逐年下降,至民國一百二十年時人口只有兩百六十一.二萬人,屆時高雄市可能成為人口第三名的直轄市。
事實上,高雄市人口減少的時間點似乎比主計處預估提早。去年底縣市合併時,高雄市的人口為兩百七十七.三萬人,至今年二月底時,全市人口減少了五百五十四人。
此外,高雄市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共二十八.五萬人,比例超過總人口的一成,隨著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揚的速度將加快。
生育津貼 沒拉高出生率
高雄市人口不增反減,出生率低迷是原因之一,前年高雄縣市的新生嬰兒共二.一萬人,去年跌到只剩一.七萬人,足足減少四千人,出生率在全國屬後段班。去年高雄市實施六千元的生育津貼(高雄縣未實施),顯然沒有催生效果。
縣市合併 沒阻止外移潮
除了出生率低迷外,外移也是人口不增反減的主因之一,近幾年來高雄市人口移往其他縣市的情況日益明顯,即使去年縣市合併,人口外移的趨勢也沒有逆轉。
針對高雄市的人口消長趨勢,市府勞工局去年的研究報告即預警,人口成長率下滑將影響勞動供給,尤其老年人口比例不斷提高,對於工作年齡的人口將形成經濟壓力。
人口減少不僅影響勞動力供給,總體消費需求也將跟著萎縮,零售業、餐飲業、房地產陷入蕭條,捷運公車虧損擴大,甚至學校閒置,政府有限的資源則越來越多投入於老人福利、安養。
自由時報 2011/04/05 侯承旭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