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表示,為使產業合作升級,擺脫過去1校對1企業媒合模式,成立「跨校智財聯合營運中心」,每年補助新台幣800萬元,希望專利服務成功技轉件數,每年平均成長10%。
教育部表示,去年推動「跨校智財聯合營運中心」,由中心負責媒合學校與產業,只要企業或學界有需求,透過中心就能找到適合的學校或廠商進行合作;有別於過去1個老師對1家廠商,改為各領域的學術團隊與上、中、下游多家企業聯盟模式,帶動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教育部說,以3年的專案補助計畫,協助台灣大學(機能材化與生醫農健領域)、交通大學(電資通訊領域)及成功大學(機械材料領域)3校組成產學合作聯盟網絡,每年補助800萬元。
營運中心的績效指標方面,教育部說有3項,包括產學合作網絡聯盟在該產業領域跨校型專利包裹成功技轉件數,3年平均每年成長逾10%;產學合作網絡聯盟在該產業領域提供聯盟學校專利服務成功技轉件數,3年平均每年成長逾10%等。
教育部表示,交大成立跨校的產學運籌中心,採「計畫型」的合作模式,已經成立2個計畫,分別是「物聯網」(智慧聯網、M2M)及「POWER IC研究中心」,以學術團隊結合企業聯盟,運作非常順利。
交通大學表示,由於經費有限,人力不足,加上補助僅有3年,未來中心的運作都要自給自足,將以「使用者付費」的遊戲規則,由廠商付費使用,也提供誘因給大學教授,鼓勵他們加入,使開發團隊陣容更堅強。
中央社 2011/05/02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