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醫療援助 讓老者有所寄託

泰瑞莎仁愛傳教女修會(Mother Teresa's Missionaries of Charit)所經營的印度德里的一座老人收容中心裡,長形、光線黯淡的房間裡面,幾名老人躺在一排通舖區,許多已經老到需要人攙扶才能走到食堂,那裡供應的米飯、扁豆以及蔬菜少得可憐。一名男性老者被家人因為他無法成為家中的經濟支柱而丟棄在這裡,還有名為希拉‧拉爾(Hira Lal)的老者,他知道自己時日已經不多了。他的兩個兒子把他帶來這邊,因為他又老又病,他們無法照顧。雖然他比較希望能死在家中,有家人陪伴,但卻無能為力。收容中心的修女表示,拉爾的家人從此再也沒有來看過他。他不是唯一的個案。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印度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只有富人跟特權人士才能得到良好的醫療照護服務,其他人必須獨自面對問題,而且問題越來越嚴重。

然而,距離德里2000公里遠的克勒拉省(Kerala)卻為老人晚年的生活照顧帶來一線希望。在卡利卡特(Calicut)的緩和醫療協會(Institute of Palliative Medicine),醫生庫馬(Suresh Kumar)正在檢查一位肺癌病人,病人的職業是漁民。

細心陪伴成最好的照護

庫馬為了身心受苦的臨終病人放棄了原本麻醉師的工作,到卡利卡特從頭建立起緩和療法計畫,該計畫現已遍及全克勒拉省。他說:「最主要的問題不是在於這些老年人需要治療疾病,大部分的問題出在社會、情感、金錢及寂寞的緣故。既然在現實中,這些病人最好的解決方案不是進入醫療機構,而是醫療照護進入他們的生活中。」

他補充表示,這種方式非常重要,因為大部分的印度人臨終的日子偏好待在家中,讓家人陪伴著。在卡利卡特外一個叫做納德里(Nadery)的地方,一間外圍被茂盛的椰子樹環繞、規模不大的泥土屋舍是大部分老者居住的住所。

其中有個來自於蒂魯瑪拉(Tirumala)的病人接近安寧狀態,她躺擺放在地上的床鋪上,瘦得不成人形,不定時的會發出虛弱的呻吟聲。記者採訪這天剛好遇到一群大學生到住所拜訪,學生志工們小心地照護她,幫她清潔背上滿佈的褥瘡。因為身體已經虛弱到無法前往醫院,這可能是她唯一能接受到的照護了。

集結社區 奉獻愛心

學生志工團領隊尤弩斯(Mohammad Yunus)主修管理,他花了許多時間都在建立緩和療法計畫。他說:「我們要照顧的病人有1330個,但是我們志工的人數只有500人,而且全部都是來自於學校。我們在各村莊都有很高的機動性,一旦有人向我們登記,我們的志工就會在24小時內前往拜訪。」

這方法主要不是提供醫療照顧,而是著重在連結社區的力量,或是家庭,甚至是鄰居之間。尤努斯說:「由於大部分的人都覺得照顧臨終病人,無論在金錢上、或是情感上都很難處理。因此我們把我們的重心放在訓練他們,並且會給予金錢上的支持。」

他們全天24小時運作,而且他們的服務完全免費。資金來源全由一般社區的民眾、學生、退休者和商人,甚至是警察所捐贈。就如同庫馬醫生所說的,這計畫的成功點是由於社區的參與,他表示:「我們正在嘗試建立起病人的安全防護網,這讓他的家人能夠照護他,而且我們也會從醫療方面支持他們。」

很多人認為這種模式應該複製到全國各地。但是,在有高度識字率與強烈社區意識的克勒拉省,相較印度其他地方具有絕佳的天然優勢,卻發現老者的生命接近尾聲時,大部分的人還是會被家人逐出家門。

台灣立報 2011/05/24  陳玫伶

相關連結
Bringing hope to elderly and terminally ill Indians (BB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