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57K方案應兼顧實效與避免後遺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在談及全球景氣時,曾經不無感慨的指出「全世界都看不到明年的燕子」。而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本周一在立法院報告時也印證,儘管台灣的科學園區產業在國際上仍具競爭力,但受限於全球資訊通訊電子消費市場需求減少,北中南三大科學園區今年1至8月累計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滑12.14%,全年營業額可能回跌到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當年的1.8兆元水準,顯示這波衰退風潮,有可能比金融海嘯時更嚴重。


     三年前爆發的全球金融海嘯來得又快又猛,禍源雖然是在美國,但全球各國幾乎無一倖免。

     台灣受到的衝擊影響不只在於股市的震盪滑落,以及民眾消費意願的轉趨保守,就業市場更是一片蕭條,公司裁員之聲四起,「無薪假」風潮更是蔚然興起。 相較之下,今年上半年的各項經濟數值都還維持正向,三大科學園區到9月底的總就業人數超過23萬7千人,甚至創下歷史新高。

     但是隨著園區廠商營業額的明顯衰退,已有多家園區廠商鼓勵員工休假。而如果景氣再壞下去,預計園區廠商除了採取鼓勵員工休假,乃至取消加班的情形也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於令人聞之色變的「無薪假」風潮也可能捲土重來。

     面對這種險峻的情勢,廠商的反應模式不外是循鼓勵休假、取消加班、實施「無薪假」、減薪裁員,乃至於關廠外移的方式視情況逐級因應。

     而政府面對景氣低迷、消費不振,會不會重施2009年的故技發放「消費券」,目前雖然言之過早。但如果就業市場狀況不佳,重新祭出「擴大就業補助方案」,可能性將難以排除。

     國科會為解決本土博士供過於求的失業問題,決定推動的「促進博士後研究員到產業方案」(即「57K方案」),可視為是其中的先驅方案。

     依照國科會的構想,採行「57K方案」,目的是在推動博士協助企業界提升研發能量。根據教育部的資料,目前國內八成的研發能量在大學,只有二成在企業。但研發產能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則剛好相反,也就是大學研發的貢獻度只占二成,企業則可占到八成。

     這項數據顯示在企業實務界進行研發,其效能與貢獻度不只較諸在大學研發可以出現高達16倍的落差,同時也意謂著台灣的科技產業如要更上層樓,誠如李羅權主委所言,就要從追求量產效率,轉向創新研發,才能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而要執行這種創新研發工作,則非用博士級研究人員不可。

     國科會的此項促進博士後研究員到產業方案,之所以號稱「57K方案」,是在鼓勵企業界與大學合作研發,將規定其所聘用的博士後研究員,起薪不得低於57,600元,其中政府每人每月將給予3萬元的補助。

     也就是說企業界未來將可以3萬元的起薪成本,進用博士後研究人員,以利研發創新能力的提升。

     平議國科會此一構想,儘管獲得教育部的背書,但在立法院第一時間卻遭到立委的抨擊質疑,從調侃國科會將成為博士的就業避難所,到國科會將變相成為輔導博士就業的機構等的看法不一而足。

     但我們認為國科會推出此一方案,既可開拓本土博士的就業管道,也可望協助參與的企業在面對景氣下滑之際化危機為轉機,致力產品的研發創新,以維持在市場的競爭力。總體來看,仍是值得肯定支持。

     不過,如果進一步檢視此一「57K方案」,未來實際運作,能否產生預期效果,以及會不會衍生何種問題,倒是值得未雨綢繆。歸納起來,首先的檢驗指標,自然在於是否果然有助於提升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其中的關鍵則在於目前國內培養的本土博士之素質水準是否足堪勝任,因而國科會不能揀到籃子裡就是菜,而應負起篩選把關的角色。

     其次,此方案的適用對象如僅限本土博士,未來面對國外留學博士返國加入爭取,又將如何回應,也應早為規劃。

     再者,參與此方案的企業廠商形同可以低廉的成本,在國科會補貼下雇用高階研發人才。如果真的好用,預計的200個名額勢必僧多粥少,國科會有無擴容規劃?同時薪資補助的久暫也應妥為規劃,才能讓廠商樂於進用,但又不致產生長期佔政府便宜的不公義後遺。


工商時報 2011/10/19 社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